本站为您提供会计职称考试资料,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学习资料!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怎么计算?

会计学习资料1822022-12-22

本篇是关于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怎么计算?会计学习资料内容,下文详细介绍了企业日常业务过程中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怎么计算?的相关财税处理技巧,我们相信一定能够您解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怎么计算?的困扰。

2020年个税年度汇算清缴时间为2021年3月1日~6月30日,借着个税汇算清缴,下面会计网就跟大家讲解个人所得税应纳税税额的计算方法。

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工资、薪金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月工资、薪金收入总额-3500元(外籍人员、华侨、港澳台同胞减除4800元)-个人按照国家规定标准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个人承包、承租经营收入总额-每月3500元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推荐阅读:应纳增值税怎么计算?)

(四)劳务报酬所得

1、应纳税所得额

(1)每月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800元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1-20%)

2、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五)稿酬所得

1、应纳税所得额

(1)每月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800元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1-20%)

2、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1-30%)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

1、应纳税所得额

(1)每月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800元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1-20%)

2、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七)财产转让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八)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以上是税法实务关于《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怎么计算?》的全部解读,各位会计朋友如果在学习「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怎么计算?」时有财税问题可在评论区进行交流哟。

会计网友正在阅读

· ​房地产企业怎么结转收入和成本

· 职员团建费用是记入现金流量表吗

· 小规模纳税人残保金会计分录怎么写?

· 公司支付就业补助怎么做账?

· 土地增值税清算限缴日期

· 收取外部客户电费如何结转成本

· 办公用房租金属于什么费用

· 公司代扣社保怎么计算

· ​产业增加值就是产值吗

· 远期票据有哪些?

· ​电费充值收据可以用作报销凭证吗

· ​无形资产摊销的会计分录怎样做

· ​没有税盘可以勾选认证发票吗

· 商贸公司月末怎么结转成本?

会计朋友们正在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