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会计职称考试资料,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学习资料!

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

会计学习资料3432023-01-06

本文是有关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会计职称考试资料内容,正文详细介绍了财税人员工作和学习过程中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的相关财税知识,也许能您解决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的财税学习和工作问题。

微信号:guoguoma2727
加微信, 免费领取51个行业会计分录大全!
复制微信号

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

净利润(收益)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成,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利润.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起征点-三险一金-专项附加扣除,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纳税人在一定期间所获得的所有应税收入减除在该纳税期间依法允许减除的各种支出后的余额,是计算企业所得税税额的计税依据.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以上内容是会计知识关于《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的全部解读,各位会计朋友如果在学习「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时有相关的财税问题,学习问题均可在评论区留言评论。

会计网友正在阅读

会计朋友们正在学习

网友评论

复制成功
微信号: guoguoma2727
加微信, 免费领取51个行业会计分录大全!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