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会计职称考试资料,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学习资料!

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

会计学习资料4902022-12-07

这篇是有关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税法实务内容,在这个文章中,小编给会计朋友们详细介绍了财税人员需要了解的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财税知识,说不定能够帮您解决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财务和税务的问题。

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前扣除的管理,促进企业所得税管理的精细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财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用于经营管理活动且与取得应纳税所得有关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及预付款项(包括应收票据)、存货、投资(包括委托贷款、委托理财)、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包括商誉)和其他资产。

第三条 企业的各项财产损失,按财产的性质分为货币资金损失、坏账损失、存货损失、投资转让或清算损失、固定资产损失、在建工程和工程物资损失、无形资产损失和其他资产损失;按申报扣除程序分为自行申报扣除财产损失和经审批扣除财产损失;按损失原因分为正常损失(包括正常转让、报废、清理等)、非正常损失(包括因战争、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损失,因人为管理责任毁损、被盗造成损失,政策因素造成损失等)、发生改组等评估损失和永久实质性损害。

第四条 企业的各项财产损失,应在损失发生当年申报扣除,不得提前或延后。非因计算错误或其他客观原因,企业未及时申报的财产损失,逾期不得扣除。按本办法规定须经有关税务机关审批的,应按规定时间和程序及时申报。因税务机关的原因导致财产损失未能按期扣除的,经税务机关批准后,应调整该财产损失发生年度的纳税申报表,重新计算应纳所得税额。调整后的应纳所得税额如小于调整前的应纳所得税额,应将财产损失发生年度多缴的税款按照有关规定予以退税、抵缴欠税或下期应缴税款,不得改变财产损失所属纳税年度。

第五条 企业已申报扣除的财产损失又获得价值恢复或补偿,应在价值恢复或实际取得补偿年度并入应纳税所得。因债权人原因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包括超过三年以上未支付的应付账款,如果债权人已按本办法规定确认损失并在税前扣除的,应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自行计算扣除的资产损失的范围

1.企业在正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因销售、转让、变卖固定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存货发生的资产损失;

2.企业各项存货发生的正常损耗;

3.企业固定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报废清理的损失;

4.企业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死亡发生的资产损失;

5.企业按照有关规定通过证券交易场所、银行间市场买卖债券、股票、基金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等发生的损失;

6.其他经国家税务总局确认不需经税务机关审批的其他资产损失。

所以说无论是企业的会计人员还是机关的税务人员,在处理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时,都应该按照国家规定的办法进行申报。不管上述的2种针对资产损失的处理办法选择哪种,都是需要认真的研读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

以上内容便是税务知识关于《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全部内容,如果作为会计的您在学习「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时有疑问可联系客服或者在评论区留言评论。

会计网友正在阅读

· 增长率如何计算?

·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股权转让评估需要吗

· 本期收入和本期免税收入的关系

· 出口退税核算和账务处理

· 单位员工提取公积金账务处理

· 企业佣金收入增值税税率是多少

· 为什么短期债务的风险高于长期债务

· 筹建期购买的空调怎么写分录

· 固定资产折旧没有残值吗

· 企业发放工资薪金应避免这些常见6大问题

· 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会计处理

· 残保金缴纳依据是个税依据吗

会计朋友们正在学习

网友评论

免费领会计资料

10年老会计整理的51个行业会计分录!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