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会计职称考试资料,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学习资料!

发放工资企业会计分录怎么做(发放工资的账务处理)

会计学习资料12023-02-25

这篇会计分录的文章要给大家谈谈发放工资企业会计分录怎么做,以及发放工资的账务处理对应的会计知识点,希望对会计朋友学习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发工资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发工资的会计分录具体看下面:

企业计提员工工资时,会计分录如下:借:管理费用等(根据员工所属部门计入对应科目);贷:应付职工薪酬中应付职工工资;贷:应付职工薪酬中社保费(单位部分)。

企业发放员工工资时,会计分录如下:借:应付职工薪酬中的应付职工工资;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贷其他应收款中的社保费(个人部分);贷:应交税费中应交个人所得税。

工资是指雇主或者法定用人单位依据法律规定或行业规定或根据与员工之间的约定,以货币形式对员工的劳动所支付的报酬。企业计提工资应根据员工所属部门计入对应科目,并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进行工资发放。

工资的会计分录该怎么做?

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代扣缴纳

1、计提工资

借:管理费用-工资 18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800

2、计提保险公积金

借:应付职工薪酬 465.78

贷:其他应付款-保险 165.78

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 300

3、缴纳保险

借:其他应付款-保险 165.78

管理费用-保险 386.1

贷:银行存款 551.88

4、缴纳住房公积金

借: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 300

管理费用-住房公积金 300

贷:银行存款 600

5、下月发放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 1334.22

贷:现金/银行存款 1334.22

第二种是先由公司缴纳,再扣个人部分

借:管理费用-保险 386.1

其他应收款-个人保险 165.78

贷:银行存款 551.88

借:管理费用-公积金 300

其他应收-个人公积金 300

贷:银行存款 600

下月计提工资时做:

借:管理费用-工资 18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800

发放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 1800

贷:其他应收款-个人保险 165.78

其他应收款-个人公积金 386.1

现金/银行存款 1334.22

扩展资料:

会计分录亦称“记帐公式”。简称“分录”。它根据复式记帐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帐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在登记帐户前,通过记帐凭证编制会计分录,能够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归类情况,有利于保证帐户记录的正确和便于事后检查。每项会计分录主要包括记帐符号,有关帐户名称、摘要和金额。会计分录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

简单分录也称“单项分录”。是指以一个帐户的借方和另一个帐户的贷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复合分录亦称“多项分录”。是指以一个帐户的借方与几个帐户的贷方,或者以一个帐户的贷方与几个帐户的借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为了保证帐户对应关系的正确、清晰、便于了解经济业务的内容,会计分录必须严格掌握一借多贷或一贷多借的基本原则,不允许多借多贷。

会计格式

第一:应是先借后贷,借贷分行,借方在上,贷方在下;

第二:贷方记账符号、账户、金额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贷方在右。

会计分录的种类包括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其中简单分录即一借一贷的分录;复合分录则是一借多贷分录、多借一贷以及多借多贷分录。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方法

初学者在编制会计分录时,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涉及的账户,分析经济业务涉及到哪些账户发生变化;

第二:账户的性质,分析涉及的这些账户的性质,即它们各属于什么会计要素,位于会计等式的左边还是右边;

第三:增减变化情况,分析确定这些账户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减金额是多少;

第四:记账方向,根据账户的性质及其增减变化情况,确定分别记入账户的借方或贷方;

第五:根据会计分录的格式要求,编制完整的会计分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会计分录

发放工资的会计分录

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个人部分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企业应当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应付职工薪酬的提取、结算、使用等情况。该科目的贷方登记已分配计入有关成本费用项目的职工薪酬的数额,借方登记实际发放职工薪酬的数额,包括扣还的款项等;该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应付未付的职工薪酬。

“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应当按照“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等应付职工薪酬项目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扩展资料:

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向职工支付工资、奖金、津贴等,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

企业从应付职工薪酬中扣还的各种款项(代垫的家属药费、个人所得税等),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其他应收款”、“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等科目。

企业支付职工福利费、支付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用于工会运作和职工培训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或住房公积金时。

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或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

企业以自产产品作为职工薪酬发放给职工时,应确认主营业务收入,借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同时结转相关成本,涉及增值税销项税额的。

还应进行相应的处理。企业支付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所发生的租金,借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一、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应付的职工薪酬确认为负债,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外,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一)应由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产品成本或劳务成本。

(二)应由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建造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成本。

(三)上述(一)和(二)之外的其他职工薪酬,计入当期损益。

二、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算,并按照准则第四条的规定处理。

三、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提出给予补偿的建议,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确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补偿而产生的预计负债,同时计入当期损益:

(一)企业已经制定正式的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提出自愿裁减建议,并即将实施。该计划或建议应当包括拟解除劳动关系或裁减的职工所在部门、职位及数量;根据有关规定按工作类别或职位确定的解除劳动关系或裁减补偿金额;拟解除劳动关系或裁减的时间。

(二)企业不能单方面撤回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裁减建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应付职工薪酬

发放员工工资的会计分录怎么写

发放员工工资的会计分录这样写:

1、企业计提职工工资。

2、发放职工工资。

3、期末结转本年利润。

计提工资、社保时。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工资,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住房公积金,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社保。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企业承担部分),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企业承担部分)。

企业计提职工工资然后进行发放,应当通过“管理费用”等相关二级科目以及“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

生产企业工资分配,会计分录如何做?

1、计提工资会计分录的处理:

(1)对于生产工人的工资,则计入生产成本,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

贷:应付职工薪酬

(2)对于车间管理者的工资,则计入制造费用,分录如下:

借:制造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2、次月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个人部分)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扩展资料

1、生产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

2、应由在建工程、研发支出负担的职工薪酬,借记“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

3、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

4、外商投资企业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借记“利润分配——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科目,贷记本科目。

5、非货币性福利按产品或商品的市场公允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关于发放工资企业会计分录怎么做和发放工资的账务处理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会计分录技巧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会计分录相关的文章,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会计朋友们正在学习

网友评论

免费领会计资料

10年老会计整理的51个行业会计分录!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