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会计职称考试资料,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学习资料!

利润总额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区别

会计学习资料1462022-11-28

文章是有关利润总额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区别账务处理内容,文章给您详细介绍了会计实务人员和税务会计人员工作和学习过程中利润总额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区别的相关财税知识,也许能只为帮助您搞定利润总额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区别的财税实务问题。

问:利润总额与应纳税所得额有哪些区别?

  答: 利润总额是会计利润,是根据会计准则通过会计核算计算的会计利润;应纳税所得额是税收概念,是计算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利润总额:即会计利润,为税前利润。

  利润总额是营业收入扣除成本、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后的剩余。公式表式: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 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应纳税所得额为企业每一个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

以上便是会计考试资料有关《利润总额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区别》的全部内容,会计行业的朋友不管在工作过程还是学习考评中碰到「利润总额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区别」相关的财税问题,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会计朋友们正在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