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会计职称考试资料,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学习资料!

加权平均法怎么算会计分录(加权平均法计算公式会计分录)

会计学习资料22023-03-27

今天给各位分享加权平均法怎么算会计分录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加权平均法计算公式会计分录进行解释,如果未能解决您的会计分录问题,可在评论区留言!

本文目录一览:

商场采用加权平均法会计分录

加权平均法分为一次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

鉴于你是商场

应该用的是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月末平均单价=(月初库存材料金额+本月购进各批材料金额)/(月出库存材料数量+本月购进各批材料数量)

发出材料成本=发出材料数量×月末平均单价

这种只是核算方法

没有什么分录而言吧

就是为了算平均单价

知道成本

商品销售成本的加权平均法怎么计算?

加权平均法又称“综合加权平均法”、“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一个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结存存货成本+购入存货成本)/(结存存货数量+购入存货数量);

库存存货成本=库存存货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期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或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收入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例:甲企业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发计算发出材料成本。2018年3月1日结存A材料200件,单位成本40元,3月15日购入A材料400件,单位成本35元,3月20日购入A材料400件,单位成本38元,当月共发出A材料500件。3月份发出A材料成本

材料单价=(200*40+400*35+400*38)/(200+400+400)=37.2(元/件)

3月份发出A材料成本=500**37.5=18600(元)

结存材料成本=(200+400+400-500)*37.2=18600(元)

扩展资料

库存数量加权平均法i根据每种商品的月末结存数量,加权平均计算结存商品价值,倒挤商品销售成本。其计算方法是:

1、月末结存商品数量相等于或小于最后一次收入数量时,月末结存商品价值等于月末结存商品数量乘最后一次购进商品的单价。

2、月末结存商品数量大于最后一次收入数量但小于全月收入数量时,从最后一次收入数量起,依次向前推算,直司相等于结存数量为止,将相等于结存数量内逐次金额相加,它的总和就是月末结存商占价值。

3、月末结存商品数量超过全月收入数量时,月末结存商品价值等于本月收入;品总金额加超过数量乘以上月结存商品平均单价之和。

其公式如下:本月商品销售成本=月初结存品金额+月内收入商品金额-月内非商品销进价金额-月内结存商品金额库存数量加权平均法既符合先生先出精神,又具备加权平均法的优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加权平均法

百度百科——库存数量加权平均法

会计录怎么做?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计算发出甲材料成本

会计分录如下: 1,先进先出法: 借:主营业务成本 561500 贷:库存商品 561500 2,加权平均法: 借:主营业务成本 562950 贷:库存商品 562950 3,移动平均法: 借:主营业务成本 562640 贷:库存商品 562640 4,计算过程如下: (1)先进先出法下: 成本=2500*31+5000*32+6000*30+4500*32 =561500 元。 (2)一次加权平均法下: 成本=(2000+6000+10000)*(2500*31+5000*32+6000*30+6500*32)/(2500+5000+6000+6500) =562950 元。 (3)移动加权平均法下: 成本=2000*(2500*31+5000*32)/(2500+5000)+6000*(5500*31.67+6000*30)/(5500+6000)+10000*(5500*30.8+6500*32)/(5500+6500)=63340+184800+314500 =562640 元。

一次加权平均法分录怎么做???急啊 !!!

一次加权平均法只是一个计算成本的方法,跟分录有什么关系?

一次加权平均法:(期初库存金额+本月进货金额)/(期初库存数量+本月进货数量)=单位成本

本月出库成本=单位成本*出库数量

月末成本=单位成本*(期初数量+本月进货数量-本月出库数量)

这道题用加权平均法怎么做会计分录呀

实际加权平均是指发出材料的单价而言,你这个题金额已经有了就不存在算加权单价了,做汇总表的人已经把数量和金额都跟你搞定了噻。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55型手机 22200

——66型手机 21800

——辅助生产 7900

——管理费用 8000

贷:原材料——甲材料 11900

——乙材料 30000

——丙材料 10000

——丁材料 8000

月末库存商品结转成本如何做会计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主要核算商品的单价。销售数量*存货单价。

1、移动平均 存货的计价方法之一。是平均法下的另一种存货计价方法。即企业存货入库每次均要根据库存存货数量和总成本计算新的平均单位成本,并以新的平均单位成本确定领用或者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单位成本=存货成本/存货数量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与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之和,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永续制下加权平均法的称法。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其计算公式如下: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 )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2、全月平均 加权平均法,亦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当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当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加权单价=(月初结存货成本+本月购入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月购入存货数量)注:差价计算模块中原来就是按这种方法处理月综合差价率=(期初差价+入库差价)/(期初金额+入库金额)差价=出库金额*月综合差价率

3、先进先出 物料的最新发出(领用)以该物料(或该类物料)各批次入库的时间先后决定其存货发出计价基础,越先入库的越先发出。采用先进先出法时,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接近现行的市场价值。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企业不能随意挑选存货的计价以调整当期利润;缺点是工作量比较繁琐,特别是对于存货进出量频繁的企业更是如此。同时,当物价上涨时,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价值;反之,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

4、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是指进行存货管理时存货以单个价格入账

5、计划成本法 计划成本法先要制定计划价格,按计划价格发出材料,然后分摊材料差异(成本会计,制造业)例:物品A,计划成本120(暂估入账),实际成本100,计划和实际相差20(结转材料成本差异) 6、毛利率法 毛利率法是根据本期销售净额乘以前期实际(或本月计划)毛利率匡算本期销售毛利,并计算发出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 =销售净额×(1-毛利率)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7零售价法, 就是库存商品按零售价核算,零售价和实际进价的差额计入进销差价科目,月底分配;实行""""售价金额核算""""的企业,年度内各月可采用""""综合差价分摊法""""或""""分类(柜、组)差价分摊法""""计算本期营业成本,但在年终决算前,应对各种商品的进销差价进行核实调整。

通过上述对加权平均法怎么算会计分录和加权平均法计算公式会计分录的解读,相信作为会计的您一定有了深入的理解,如果未能解决您的会计分录疑问,可在评论区留言哟。

会计朋友们正在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