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会计分录的文章要给大家谈谈实际成本核算会计分录怎么做,以及实际成本核算的会计分录对应的会计知识点,希望对会计朋友学习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购入货物,有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怎么做会计分录
购入货物,有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怎么做会计分录
一、购入货物,计划成本法下的会计分录:
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
验收入库后按计划成本计入“原材料”,两者的差额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中核算: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
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或)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
二、购入货物,实际成本法下的会计分录
借:在途物资(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
验收入库时:
借:原材料(实际成本)
贷:在途物资(实际成本)
三、购入货物,有计划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的区别
1、涉及的会计科目不同
计划成本法,科目为:材料采购,而实际成本法科目是在途物资
2、入库金额不同
计划成本法是按计划成本入库,存在材料成本差异,而实际成本按实际成本入库
设定材料成本差异核算,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用于核算企业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方登记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超支额)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以及调整库存材料计划成本时,调整减少的计划成本。 贷方登记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节约额)以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以及调整库存材料计划成本时,调整减少的计划成本。(节约用红字,超支用蓝字)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登记超支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在会计分录上的区别
计划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的会计分录的区别:
1. 购入材料:
实际成本法 计划成本法 1.货款已经支付,同时材料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 贷:银行存款 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 贷:银行存款
入库: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材料采购(计划成本)
2.货款已经支付,但材料尚未验收入库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 贷:银行存款 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 贷:银行存款 (3)货款尚未支付材料已经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 贷:应付账款 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 贷:应付账款 入库:
借:原材料
贷:材料采购
(4)材料已经验收入库,月末发票尚未收到
借:原材料(暂估价) 贷:应付账款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应付账款
(5)结转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
无此处理 借:原材料
材料成本差异(超支) 贷:材料采购
材料成本差异(节约)
2. 发出材料:
实际成本法 计划成本法 (1)发出材料的成本
按照先进先出、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等 贷:原材料(实际成本)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等 贷:原材料(计划成本) (2)结转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
无此处理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等
贷:材料成本差异 或
借:材料成本差异 贷: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关于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的题目,会计分录的提问
这个题目有一个原则性的错误:既是计划成本核算,那么原材料科目进销存都是按计划成本计价,不可能又采用“加权平均法”
一、购料:
借:材料采购8000
〔 如果是一般纳税人还要,借: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60,因为与材料成本核算无关,这里不讨论〕
贷:银行存款(或者应付账款等)
二、入库
借:原材料10000
贷:材料采购8000
材料成本差异2000
三、领料1.5吨:
借:生产成本(或者其他相关科目)15000
贷:原材料15000
四、2013年12月5日原材料账面余额计算:
20000+10000-15000=15000(元)
〔说明:题目只要原材料科目余额,并没要实际成本,所以没计算分摊材料成本差异:如果要计算领料实际成本和结存实际成本还要计算差异:
差异率=(期初差异额-2000)÷(20000+10000)
在途物资到达,计划成本小于实际成本,会计分录怎么做?
14日购买
借:材料采购—B材料 151000=( 150000+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25500
贷:银行存款 176500
16日入库
1、借:原材料—B材料 148000(计划成本)
贷:材料采购—B材料 151000
2、结转材料成本差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B材料 3000=(151000-148000)
贷:材料采购—B材料 3000
材料成本差异—借方:超支,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额(贷方反之)
计划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的不同的会计分录
购进材料未入库:
计划:材料采购
实际:在途物资
入库:
计划:涉及到“材料成本差异”
实际:不涉及
计划成本法怎么做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3200000
借: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510000
贷:银行存款3510000
贷:材料成本差异200000
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
实际成本核算和计划成本核算比较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存货的日常核算可以按实际成本,也可以按计划成本来进行。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核算时,应当按期结转其成本差异,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1 实际成本核算法
存货按实际成本核算的特点是:从存货的收发凭证到明细分类账和总分类账均按其实际成本计价。实际成本法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小、存货品种简单、采购业务不多的企业。我们不难看出,实际成本法所强调的是“实际”,即要求在每批存货的收发存中实际成本都应形影不离的相随。当然由此而带来的记录和计量的繁重也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在实际发出存货时,为了解决存货的采购成本在销售成本与期末成本之间的分配问题,《企业会计准则———存货》规定可以采用的计价方法包括: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后进先出法。这几种计价方法的选择对企业损益的计算、资产负债表中有关专案的计算以及所要交纳所得税数额的计算都有直接的影响,也增加了财务部门工作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所以选择一种稳健而准确的成本核算方法仍是企业不懈的追求。
2 计划成本核算法
计划成本法是指企业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余均按预先制定的计划成本计价,同时另设“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作为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联络的纽带,用来登记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差额,同时计划成本法下存货的总分类和明细分类核算均按计划成本计价。因此这种方法适用于存货品种繁多、收发频繁的企业。如果企业的自制半成品、产成品品种繁多的,或者在管理上需要分别核算其计划成本和成本差异的,也可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
采用计划成本法,其首要问题是制定好一个合理的计划成本,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2. 1 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构成内容相一致
为保持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可比性,以考核财务部门业绩,要求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口径一致,包括买价、运杂费和相关的税金等。
2 .2 计划成本应尽可能接近实际
虽然计划成本的高低可通过材料成本差异调整为实际成本,对发生和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并无影响,但如果计划成本脱离实际成本太多,则无法随时通过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考核采购部门的成果。所以在制定计划成本时,应尽可能使计划成本接近实际成本。可由企业的采购部门联合财会等有关部门参照同类存货以往实际成本,并根据物价涨幅等相关因素共同研究制定。当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发生重大差异时,应作调整。
采用计划成本法进行存货核算的企业,其基本的核算程式如下:
企业应首先考察与存货成本相关的各种因素,规定存货的分类、名称、规格、计量单位和单位计划成本。除一些特殊情况外,计划单位成本在年度内一般不作调整。
其次,取得存货时,应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取得存货的计划成本填入收料单中,并按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作为“材料成本差异”进行登记。
还有,平时领用、发出存货都按计划成本计算,月份终了再将本月发出存货应负担的成本差异进行分摊,随同本月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记入有关账户,经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发出存货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应按月分摊,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分摊。
3 例项比较说明
我们仅用材料取得和入库这一过程为例,用简单的分录来加以说明:
实际成本法下:
取得材料:
借:物资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材料入库:
借:原材料(实际成本)×××。××
贷:物资采购×××。××
实际成本法下原材料均是以实际成本反映,所以月末不需加以调整。计划成本法下:
取得材料:
借:物资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材料入库: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物资采购×××。××
计划成本法下,要在月末进行汇总,计算材料成本差异,具体分录如下:
借: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
贷:物资采购×××。××
或借:物资采购×××。××
贷: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
从以上对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的描述,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
在计划成本法下,材料明细账可以只记录收入、发出和结存的数量,将数量乘以计划单位成本,随时求得材料收、发、存的金额,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计算和调整发出和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简便易行。而在实际成本法下,对存货的数量、单位成本和总金额都要详细记录,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计划成本法虽然强调的是“计划”下的成本,但它仍是适时地关注实际成本,与实际成本保持着密切的联络。在取得存货时,将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相对比得出存货的“材料成本差异”,表面上看只是一个简单的计算过程,其实质是控制和决策过程。通过两种成本的比较,使得采购部门不断关注其计划成本,结合更多的影响因素,不断降低其采购成本,节约支出,也为制定更完善的计划成本做准备
计划成本法下怎么做会计分录
企业在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材料时,购入材料时按实际成本计入“材料采购”科目:
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
验收入库后按计划成本计入“原材料”,两者的差额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中核算: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
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或)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
发出材料时结转发出材料的节约成本差异时:
借: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贷: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发出材料时结转发出材料的超支成本差异时: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贷: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这里和实际成本法来对比一下,商业企业和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存货的工业企业,购入但尚未入库的材料时:
借:在途物资(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
验收入库时:
借:原材料(实际成本)
贷:在途物资(实际成本)
由此可以得出,“材料采购”和“在途物资”核算的内容是相同的,都是企业购入材料的实际成本,只是分别在不同的核算方法下使用而已。
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怎么做
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是指企业对库存的各种原材料的收、发、存均按实际成本在 其总账和明细账中予以记录的方法。其分录为,
1.购入原材料时,如果发票与材料同时到达: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会计科目
2. 购入原材料时,如果发票已到、材料未到: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材料到达后并入库,分录为: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3. 购入原材料时,如果材料已到发票未到:
如果月末发票依然没有收到时,材料按暂估价值入账: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下月初作相反的会计分录予以冲回:
借: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贷:原材料
或红字冲销,分录相同:
借: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贷:原材料
在收到发票后,再依照发票与材料同时到达来作会计处理。
成本核算会计分录
1、采购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2、材料领用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3、计提工资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4、发生的水电费、机物料消耗等
借:制造费用
贷: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5、计提折旧
借:制造费用(车间用)
管理费用(管理部门使用)
销售费用(销售部门使用)
贷:累计折旧
6、销售收入
借: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扩展资料
计算成本应遵循的原则。主要包括:
1、合法性原则。指计入成本的费用都必须符合法律、法令、制度等的规定。不合规定的费用不能计入成本。
2、可靠性原则。包括真实性和可核实性。真实性就是所提供的成本信息与客观的经济事项相一致,不应掺假,或人为地提高、降低成本。可核实性指成本核算资料按一定的原则由不同的会计人员加以核算,都能得到相同的结果。真实性和可核实性是为了保证成本核算信息的正确可靠。
3、相关性原则。包括成本信息的有用性和及时性。有用性是指成本核算要为管理当局提供有用的信息,为成本管理、预测、决策服务。及时性是强调信息取得的时间性。及时的信息反馈,可及时地取措施,改进工作。而这时的信息往往成为徒劳无用的资料。
4、分期核算原则。企业为了取得一定期间所生产产品的成本,必须将川流不息的生产活动按一定阶段(如月、季、年)划分为各个时期,分别计算各期产品的成本。成本核算的分期,必须与会计年度的分月、分季、分年相一致,这样可以便于利润的计算。
5、权责发生制原则。应由本期成本负担的费用,不论是否已经支付,都要计入本期成本;不应由本期成本负担的费用。
实际成本法的会计分录
实际成本法的情况下,购进的时候账务处理是,
借:库存商品—某某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之后销售结转成本的时候账务处理是,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某某商品。
成本核算的会计分录是什么
你的分录写的很正确,但是成本结算方法根据每个公司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工厂是每月初投入材料,月底的时候会全部生产完毕,那么应该是这样每月结转成本,但如果说一批材料完工需要3个月,那么前两个月月底不需要结转成本了,在第三个月底的时候在结转成本和收入费用就可以了。
扩展资料:
初学者在编制会计分录时,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涉及的账户,分析经济业务涉及到哪些账户发生变化;
第二:账户的性质,分析涉及的这些账户的性质,即它们各属于什么会计要素,位于会计等式的左边还是右边;
第三:增减变化情况,分析确定这些账户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减金额是多少;
第四:记账方向,根据账户的性质及其增减变化情况,确定分别记入账户的借方或贷方;
第五:根据会计分录的格式要求,编制完整的会计分录
综上就是 kj.yyrjxz.com 小编关于实际成本核算会计分录怎么做的会计分录知识的个人见解,如果能够提供给您解决实际成本核算的会计分录账务问题时的帮助,您可以在评论区留言点赞哟。
会计朋友们正在学习
-
实际成本核算会计分录怎么做(实际成本核算的会计分录)
这篇会计分录的文章要给大家谈谈实际成本核算会计分录怎么做,以及实际成本核算的会计分录对应的会计知识点,希望对会计朋友学习有所帮助。本文目录一览:1、购入货物,有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怎么做会计分录...
-
会计分录怎么结转成本(会计分录结转成本怎么写)
会计学习网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是有关会计分录怎么结转成本的会计知识,希望对于会计朋友学习会计分录结转成本怎么写的过程中有帮助。本文目录一览:1、怎么结转成本呢,会计分录怎么做?...
-
车款怎么做会计分录(车款计入什么科目)
今天给各位分享车款怎么做会计分录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车款计入什么科目进行解释,如果未能解决您的会计分录问题,可在评论区留言!本文目录一览:1、汽车会计分录如何处理...
-
景区赠票会计分录怎么处理(景区门票会计处理)
今天给各位分享景区赠票会计分录怎么处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景区门票会计处理进行解释,如果未能解决您的会计分录问题,可在评论区留言!本文目录一览:1、接受捐赠的会计分录怎么写...
-
退税做账会计分录怎么写(退税的分录怎么做账)
会计学习网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是有关退税做账会计分录怎么写的会计知识,希望对于会计朋友学习退税的分录怎么做账的过程中有帮助。本文目录一览:1、收到退税会计分录怎么做...
-
会计分录金额怎么加零(会计分录的金额怎么写)
这篇会计分录的文章要给大家谈谈会计分录金额怎么加零,以及会计分录的金额怎么写对应的会计知识点,希望对会计朋友学习有所帮助。本文目录一览:1、会计分录后面的金额整数后加两个零对吗...
-
收到利息会计分录怎么写(收到利息计入哪个会计科目)
会计学习网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是有关收到利息会计分录怎么写的会计知识,希望对于会计朋友学习收到利息计入哪个会计科目的过程中有帮助。本文目录一览:1、收到银行利息如何做会计分录(软件做账)...
-
年末盈利会计分录怎么写(年底盈利企业账务处理)
今天给各位分享年末盈利会计分录怎么写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年底盈利企业账务处理进行解释,如果未能解决您的会计分录问题,可在评论区留言!本文目录一览:1、年底结转本年利润的会计分录如何做...
-
拒付会计分录怎么做(拒绝付款的分录)
今天给各位分享拒付会计分录怎么做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拒绝付款的分录进行解释,如果未能解决您的会计分录问题,可在评论区留言!本文目录一览:1、...
-
独保费会计分录怎么写(独保怎么算输)
kj.yyrjxz.com小编在本篇文章中要讲解的会计分录知识是有关独保费会计分录怎么写和独保怎么算输的内容,详细请大家根据目录进行查阅。本文目录一览:1、保险费怎么做会计分录...
网友评论
- 免费领会计资料
-
10年老会计整理的51个行业会计分录!
- 热门文章
-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