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会计职称考试资料,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学习资料!

善意付款与恶意付款的区别与联系

会计学习资料4412023-01-07

本篇是有关善意付款与恶意付款的区别与联系税法实务内容,正文详细介绍了财税人员工作和学习过程中善意付款与恶意付款的区别与联系的相关财税知识,我们相信也许能您解决善意付款与恶意付款的区别与联系的财税学习和工作问题。

  付款人或代理付款人付款时,应从形式上审查票据的合法性,而不必审查其实质关系是否合法。

  但是,付款人或代理付款人不得以恶意或有重大过失付款,否则应当自行承担责任。

  票据法第五十条规定:“付款人足额付款后,全体汇票债务人的责任解除”。第五十七条第二款又规定:“付款人及其代理付款人以恶意或者有重大过失付款的,应当自行承担责任”。

  依票据理论,所谓“恶意”是指付款人在付款时,明知持票人不是票据的真正权利人,而且能够比较容易地加以证实,但却仍然予以付款。

  所谓“重大过失”,是指付款人对于持票人不是票据的真正权利人应当知道,但却由于某种原因而未能知道,或者付款人只要稍加注意就可以发现,但却疏于注意未能发现,而给予付款的。

  在票据实务中,如果付款人对持票人不是真正的票据权利人一事根本不了解,或者虽然有所怀疑,但没有确切的证据能够证实的,都不应属于付款人有恶意或有重大过失,应为善意付款。

  如果付款人在付款的当时,并不知道持票人不是真正的票据权利人,而付款以后方才得知的。

以上内容是账务处理关于《善意付款与恶意付款的区别与联系》的全部解读,各位会计朋友如果在学习「善意付款与恶意付款的区别与联系」时有相关的财税问题,学习问题均可在评论区留言评论。

会计网友正在阅读

会计朋友们正在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