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会计职称考试资料,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学习资料!

免抵退税办法?

会计学习资料5052023-01-07

这篇是关于免抵退税办法?会计实务内容,正文详细介绍了财税人员工作和学习过程中免抵退税办法?的相关财税知识,我们相信也许能够您解决免抵退税办法?的财税学习和工作问题。

免抵退税办法?

1.含义:“免”——免征增值税(实际是零税率)。

   “抵”——相应的进项税额抵减应纳增值税额(不包括适用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政策的应纳增值税额)。

   “退”——未抵减完的部分按规定予以退还。

2.免抵退税适用范围:

(1)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视同自产货物。

(2)对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3)列名的生产企业出口非自产货物。

(4)适用零税率的跨境服务。

3.增值税“免抵退” 的计算

(1)当期应纳税额的计算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0

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人民币价*(出口货物适用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如果有使用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则

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人民币价-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适用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2)当期免抵退税额计算

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汇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如果有使用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则

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人民币价-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3)当期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的计算

比较上述(1)和(2)确定较小者为应退税额。

4.“免、抵、退”计算步骤总结:

(1)剔税:不得免抵税额(进项税转出)=出口人民币价×(征%-退%)

(2)抵税:应纳税额=内销销项税额-(进项税-剔税)-上期未抵扣=<0

(3)尺度:免抵退税额(限额)=出口人民币价×退%

(4)比较:应退税额=(2)与(3)中较小者

(5)倒挤:免抵税额

上述内容便是会计分录关于《免抵退税办法?》的全部解读,各位会计朋友如果在学习「免抵退税办法?」时有相关的财税问题,学习问题均可在评论区留言评论。

会计网友正在阅读

会计朋友们正在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