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会计职称考试资料,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学习资料!

不含税级距的税率怎么计算出来的

会计学习资料1782022-12-07

本篇是关于不含税级距的税率怎么计算出来的会计考试资料内容,在这个文章中,小编给会计朋友们详细介绍了财税人员需要了解的不含税级距的税率怎么计算出来的财税知识,我们坚信能够帮您解决不含税级距的税率怎么计算出来的的财务和税务的问题。

不含税级距的税率怎么计算出来的?

答: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中不含税级距是按以下基本计算公式计算所得:

含税级距的上限额-(含税级距的上限额×本级对应税率-速算扣除数)=本级不含税级距的上限额。

第一级:1500-(1500×3%-0)=1500-45=1455

第二级:4500-(4500×10%-105)=4500-345=4155

第三级:9000-(9000×20%-555)=9000-1245=7745

第六级;80000-(80000×45%-13505)=80000-22495=57505

每一级距的下限额是上一级的上限额。

速算扣除是按含税级距先计算出来的数额。

不含税级距的税率怎么计算出来的?相关阅读:

什么叫含税级距和什么叫不含税级距?

含税级距,指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中,按照含税工资为计税依据的,适用不同税率之间的所得额的区间范围,如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而“不含税级距”是适用于由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按照不含税工资为计税依据的,适用不同税率之间的所得额的区间范围,如超过475元至1,825元的部分。

按照“不含税级距”的计算纳税,其实也就是把不含税工资换算成含税工资,再算出应纳个人所得税。

单位或个人为纳税义务人负担个人所得税税款,应将纳税义务人取得的不含税收入换算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如下:

(一)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速算扣除数)/(1-税率)

(二)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公式(一)中的税率,是指不含税所得按不含税级距(详见所附税率表一,二,三)对应的税率;公式(二)中的税率,是指应纳税所得额按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

上述便是会计学习资料关于《不含税级距的税率怎么计算出来的》的全部内容,如果作为会计的您在学习「不含税级距的税率怎么计算出来的」时有疑问可联系客服或者在评论区留言评论。

会计网友正在阅读

· 如何根据财务报表快速编制一份现金流量表

· 成本类科目的会计处理怎么做

· 小微企业减免所得税额会计分录怎么写

· 办理营业执照费用账务处理怎么做

· 银行理财算其他货币资金吗为什么

· 社保基数是要当月的个税一致吗

· 劳务公司收入是怎么作账务处理的

· 营业成本包括哪些内容

· 试论金融资产与其他综合收益

· 工程定额社会保障费发票怎么入账

· 专票认证期限360天是什么时候执行的

· 将用于出口的进项税票抵扣了怎么办

会计朋友们正在学习

网友评论

免费领会计资料

10年老会计整理的51个行业会计分录!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