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会计职称考试资料,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学习资料!

​购买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

会计学习资料4132022-12-05

这是一篇关于​购买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会计考试资料内容,正文详细介绍了财税人员工作和学习过程中​购买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的相关财税知识,说不定能够您解决​购买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的财税学习和工作问题。

购买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

企业购入固定资产,应按实际支付的买价、增值税进项税额等相关税费,以及为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其他支出,作为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入账,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外购固定资产,无论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都是固定资产增加的主要来源.《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规定,应这样做分录:

购入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而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对于外购固定资产,则应分别按资金来源借记"专用基金"或"事业支出""经营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

固定资产计算公式都有哪些?

1.平均年限

平均年限法又称为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弥补平均年限法只重使用时间,不考虑使用强度的缺点,计算公式为:

每一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一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和双倍直线法折旧额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例如:某企业一固定资产的原价为1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200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每年的折旧额为:

双倍余额年折旧率=2/5×100%=40%

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10 000×40%=4000(元)

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10 000-4 000)×40%=2 400(元)

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6 000-2 400)×40%=1 440(元)

从第四年起改按平均年限法(直线法)计提折旧.

第四、第五年的年折旧额=(10 000-4 000-2 400-1 440-200)/2=980(元)

4.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也称为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和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折数总和

或: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5.一次扣除法

一次扣除法是在2014年9月新推出的对价值低于5000元的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是不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使用年限等因素,在固定资产入账后第二个月直接将其折旧提完,使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变为0.由于是即时扣除,所以不存在时间价值影响,其折旧的时间价值为1.

购买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综合以上内容所述,其实通过小编老师阐述的相关介绍资料,企业购买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处理应当是可以分为一般企业和事业单位来处理的,相关的会计分录则是记入固定资产和事业支出的科目.在本网站上还有很多相关的资料是可以学习的,欢迎你们来关注本网站.

以上内容是会计实操关于《​购买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的全部解读,各位会计朋友如果在学习「​购买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时有相关的财税问题,学习问题均可在评论区留言评论。

其他会计朋友正在阅读

· 无单据只有数据的电商怎么做账

· 公司首次申报个人所得税流程

· 跨区域涉税是指什么

· 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减免税申报表怎么填

· 个税税后工资计算税前公式

· 技术服务费怎么做成本

· 企业延缓缴纳所得税还需要计提吗

· 核销固定资产时累计折旧怎样处理

· 利润总额亏损还要交所得税费用

· 认证平台的专票但财务没有收到如何做账处理

· 客户返还的欠款利息和案件受理费怎么做财务处理

· 一般纳税人转让不动产需要交什么税?

· 电子发票必须要打印吗?

· 耕地占用税返回的会计处理怎么做

会计朋友们正在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