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会计职称考试资料,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学习资料!

员工工资所得税计算公式

会计学习资料1712022-12-05

文章是关于员工工资所得税计算公式税务知识内容,正文详细介绍了财税人员工作和学习过程中员工工资所得税计算公式的相关财税知识,我们相信一定能够您解决员工工资所得税计算公式的财税学习和工作问题。

员工工资所得税计算公式

首先要知道计算个人所得税涉及到的各个名词的含义。

应发工资:未扣除各项社会保险费前的工资;

应纳税所得额:扣除各项社会保险费后,用来计算应纳税额的数额;

应纳税额:是计算个人所得税税额的计税依据,也就是你工资中需要缴纳税额的那一部分工资;

税率:是计算税额的尺寸,对征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额度。

速算扣除数:是国家税务局根据个税缴纳级别为了方便计算个税而制定出来的计算依据。

了解税率,在2018年年底的时候国家对个人所得税做了一次修改,起征点由3500元提到了5000元,其中速算扣除数也有了变化。可以说这次个税的改革减少了人们的负担,让大家拿到手的工资变多了;也就是说月薪低于5000元的小伙伴们可以不用缴税啦,这个消息真是让人有喜有忧啊;欢喜的是高工资的人减少了每月需要缴纳个税,忧伤的是工资低的连缴税都不够格,这同时也提醒我们要努力奋斗了。关于税率,可以网上搜索一下2019年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理清各名词之间的关系,写出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五险一金;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起征点(5000元);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为了让大家让大家看的更直观点,更好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现在举个例子:

黄女士本月领工资拿到工资条,发现个人所得税扣了86.5元,于是想知道这个数值是怎么来的呢?看下工资条其他数据,已知应发合计为9050元,1166.6元为社保和公积金代扣,应纳税所得额是7883.4元。

可以当月计提工资当月发吗

工资的计提最好是当月计提当月的,当月结平应付工资,这样就不会产生误差。如果不是计提当月的,产生了误差,那就红冲。注意:千万别做反向分录。要不,到年底统计工资总额时就会很麻烦的。

一、计提工资和社保时

1、计提工资

借:××费用(管理/销售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计提社保(企业部分)

借:××费用(管理/销售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

二、发放工资时

1、发放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个人部分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2、上交杜保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企业部分+个人部分)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3、上交个人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例子:

假设个人所得税100,社保200,实发工资1000

计提时

借: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在建工程、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工资 13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1000

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个人部分200

应交税费---应缴个人所得税100

发放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1000

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1000

缴纳社保

借: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在建工程、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社保公司部分

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个人部分 200

贷:银行存款

缴纳个人所得税

借: 应交税费---应缴个人所得税 100

贷:银行存款 100

员工工资所得税计算公式是什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五险一金,等于应发工资减代扣社保和公积金,可以拿手中的计算器试算一下。然后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起征点(5000元),则=7883.4-5000=2883.4元;因此这一部分工资才是你要缴纳个税的部分,以这个为基数求出需缴纳的税额。

上述内容便是会计知识关于《员工工资所得税计算公式》的全部解读,各位会计朋友如果在学习「员工工资所得税计算公式」时有相关的财税问题,学习问题均可在评论区留言评论。

其他会计朋友正在阅读

· 以前年度生产成本怎么转为研发费用

· 建厂房前期代理费用做什么科目

· 如何处理现金流量表编制不平衡的问题

· 全款购房赠旅游需代扣代缴个税吗

· 库存商品结转成本如何计算

· 坏账准备借贷方向是什么?

· 上季度漏交所得税这季怎样补交

· 自建固定资产是否缴纳增值税

· 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有哪些共同点?

· 季度9万免税怎么做分录

· 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该怎么做账

· 原材料存货盘盈盘亏的帐务处理

· 资产负债表季报年初余额怎么填

· 出口收汇手续费会计分录

会计朋友们正在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