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会计职称考试资料,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学习资料!

免抵税额和免抵退税额的不同点

会计学习资料3892022-11-28

这篇是关于免抵税额和免抵退税额的不同点税法实务内容,文章给您详细介绍了会计实务人员和税务会计人员工作和学习过程中免抵税额和免抵退税额的不同点的相关财税知识,可能能只为帮助您搞定免抵税额和免抵退税额的不同点的财税实务问题。

免抵税额和免抵退税额的不同点,如果不太了解没有关系,本文会计实务网搜集整理了相关信息,请大家参考。

免抵税额和免抵退税额的不同点

A免抵税额是进项税额不足退税时,税法规定不予免抵退税的部分。 B免抵退税额是退税的最大尺度,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当期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的计算:

(1)如当期末留抵税额小于等于当期免抵退税额,则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2)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大于当期免抵退税额,则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0

假设一生产出口企业,当期内销1000万元,出口收入2500万元,进项税额为220万元,征退税率分别为17%、13%。上期留抵税额为180万元。

不得免征税抵扣税额=2500*(17%-13%)=100

应纳税额=1000*17%-(220-100)-180=-130

免抵退税额=2500*13%=325

应退税额为130万元,当期免抵税额为325-130=195,期末留抵税额为0。此时对于免抵税额195万元应当计征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假设上例中,进项税额是500万元,则:

不得免征税抵扣税额=2500*(17%-13%)=100

应纳税额=1000*17%-(500-100)-180=-410

免抵退税额=2500*13%=325

应退税额为325万元,当期免抵税额为325-325=0,期末留抵税额为410-325=85。

"当期免抵退税额",也就是按照免抵退政策计算的当期应抵顶的进项税额,也可以理解为按企业当期出口额以所适用的名义退税率计算的名义退税额。为什么要说是名义应退税额呢?因为后面还有一个实际退税额。实际退税额,这是与名义退税额即当期免抵

以上就是关于免抵税额和免抵退税额的不同点的相关内容,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帮助,更多与退税有关的文章,请继续关注会计实务网。

上述内容是会计实务有关《免抵税额和免抵退税额的不同点》的全部内容,会计行业的朋友不管在工作过程还是学习考评中碰到「免抵税额和免抵退税额的不同点」相关的财税问题,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会计朋友们正在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