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会计职称考试资料,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学习资料!

无风险报酬率怎么做会计分录(无风险报酬率用什么字母表示)

会计学习资料42023-03-01

会计学习网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是有关无风险报酬率怎么做会计分录的会计知识,希望对于会计朋友学习无风险报酬率用什么字母表示的过程中有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会做贴现的计算和分录吗?(怎么弄懂

一: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整理汇总

第五章投资管理

一、资本投资评价的基本原理

投资人要求的收益率=

 =债务比重×利率×(1-所得税率)+所有者权益比重×权益成本

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即资本成本,是评价项目能否为股东创造价值的标准。

二、投资项目评价的基本方法

(一)净现值法

 净现值= -

 式中:n-投资涉及的年限;

I -第k年的现金流入量;

O -第k年的现金流出量;

i-预定的贴现率。

(二)现值指数法

 现值指数= ÷

 优点:可以进行独立投资机会获利能力的比较。

(三)内含报酬率法

内含报酬率的计算,通常需要“逐步测试法”。再用内插法来改善。

i=i + ×(i -i )

(四)回收期法

回收期=

 主要用于测定方案的流动性而非营利性。

(五)会计收益率法

 会计收益率= ×100%

三、投资项目现金流量的估计

(一)现金流量的估计要注意以下四个问题:

 1、区分相关成本和非相关成本

 2、不要忽视机会成本

 3、要考虑投资方案对公司其他部门的影响

 4、对净营运资金的影响

(二)固定资产更新项目的现金流量

 举例:

继续使用旧设备n=6 200(残值)

600 700 700700700 700700

 更换新设备n=10 300(残值)

2400400 400400400 400 400 400400400

 

1、不考虑时间价值的固定资产的平均年成本

旧设备平均年成本=

新设备平均年成本=

2、考虑时间价值的固定资产的平均年成本

有三种计算方法:

(1)计算现金流出的总现值,然后分摊给每一年。

 旧设备平均年成本=

 新设备平均年成本=

(2)由于各年已经有相等的运行成本,只要将原始投资和残值摊销到每年,然后求和,亦可得到每年平均的现金流出量。

 旧设备平均年成本= +700-

 新设备平均年成本= +400-

(3)将残值在原投资中扣除,视同每年承担相应的利息,然后与净投资摊销及年运行成本总计,求出每年的平均成本。

 旧设备平均年成本= +700+200×15%

 新设备平均年成本= +400+300×15%

3、固定资产的经济寿命

 UAC= ÷( ,i,n)

 式中:UAC-固定资产平均年成本

C-固定资产原值;

S -n年后固定资产余值;

C -第t年运行成本;

n-预计使用年限;

i-投资最低报酬率;

(三)所得税和折旧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税后现金流量的计算有三种方法:

 1、根据现金流量的定义计算

营业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2、根据年末营业结果来计算

营业现金流量=税后净利润+折旧

 3、根据所得税对收入和折旧的影响计算

营业现金流量=收入×(1-税率)-付现成本×(1-税率)+折旧×税率

四、投资项目的风险处置

(一)投资项目风险的处置方法

 1、调整现金流量法

 风险调整后净现值=

 式中:a -是t年现金流量的肯定当量系数,它在0~1之间。

 2、风险调整折现率法

 调整后净现值=

风险调整折现率是风险项目应当满足的投资人要求的报酬率。

 项目要求的收益率=无风险报酬率+项目的β×(市场平均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

(二)企业资本成本作为项目折现率的条件

 使用企业当前的资本成本作为项目的折现率,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项目的风险与企业当前资产的平均风险相同;二是公司继续采用相同的资本为新项目筹资。

计算项目的净现值有两种方法:

1、实体现金流量法。即以企业实体为背景,确定项目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影响,以企业的加权平均成本为折现率。

净现值= -原始投资

2、股权现金流量法。即以股东为背景,确定项目对股权现金流量的影响,以股东要求的报酬率为折现率。

净现值= -股东投资

(三)项目系统风险的估计

项目系统风险的估计的方法是使用类比法。类比法是寻找一个经业务与待评估项目类似的上市企业以该上市企业的β值,这种方法也称“替代公司法”。

调整时,先将含有资本结构因素的 转换为不含负债的 ,然后再按照本公司的目标资本结构转换为适用于本公司的

。转换公式如下:

 1、在不考虑所得税的情况下:

  =

 2、在考虑所得税的情况下:

  =

 根据

可以计算出股东要求的收益率,作为股权现金流量的折现率。如果采用实体现金流量法,则还需要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第六章流动资金管理

一、现金和有价证券管理

 企业置存现金的原因,主要是满足交易性需要、预防性需要和投机性需要。

 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成本分析模式

 企业持有现金将会有三种成本: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短缺成本。三项成本之和最小的现金持有量,就是最佳持有量。

(二)存货模式

 利用公式:总成本=机会成本+交易成本=(C/2)×K+(T/C)×F

求得最佳现金持有量公式:

C =

式中:T-一定期间内的现金需求量;

 F-每次出售有价证券以补充现金所需的交易成本;

 K-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即有价证券的利率。

(三)随机模式

 现金返回线R= +L

 现金存量的上限H=3R-2L

 式中:b-每次有价证券的固定转换成本;

i-有价证券的日利息率;

-预期每日现金余额变化的标准差。

二、应收账款管理

应收账款赊销的效果好坏,依赖于企业的信用政策。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期间、信用标准和现金折扣政策。

(一)信用期间

 确定恰当的信用期的计算步骤:

 1、收益的增加

 收益的增加=销售量的增加×单位边际贡献

 2、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增加

 应收账应计利息=应收账款占用资金×资本成本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

 3、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增加

 4、改变信用期的税前损益

改变信用期的税前损益=收益增加-成本费用增加

(二)信用标准

 评估标准以“五C”系统来进行。

1、品质:指信誉。

2、能力:偿债能力。

3、资本:财务实力和财务状况。

4、抵押:能被用作抵押的资产。

5、条件:经济环境。

(三)现金折扣政策

确定恰当的现金折扣政策的计算步骤:

1、收益的增加

 收益的增加=销售量的增加×单位边际贡献

2、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增加

提供现金折扣的应计利息=

+

3、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增加

4、估计现金折扣成本的变化

现金折扣成本增加=新的销售水平×新的现金折扣率

 ×享受现金折扣的顾客比例-旧的销售水平

 ×旧的现金折扣率×享受现金折扣的顾客比例

5、提供现金折扣后的税前损益

税前损益=收益增加-成本费用增加

三、存货管理

(一)储备存货的成本

 1、取得成本

 (1)订货成本

 (2)购置成本

 2、储存成本

 3、缺货成本

(二)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

1、 经济订货量 =

式中:K-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

 D-存货年需要量;

 K -储存单位变动成本

2、 每年最佳订货次数N =

3、 与批量有关的存货总成本TC =

4、 最佳订货周期t =

5、 经济订货量占用资金I = ×U

式中:U-存货单价。

(三)订货提前期

 再订货点R=L·d

式中:L-交货时间;

 d-每日平均需用量。

(四)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

1、 经济订货量 =

 式中:P-每日送货量;

d-存货每日耗用量。

2、 与批量有关的存货总成本TC =

(五)保险储备

1、 再订货点R=交货时间×平均日需求+保险储备

2、 存货总成本TC =缺货成本+保险储备成本

 =K ·S·N+B·K

 式中:K -单位缺货成本;

 S-一次订货缺货量;

 N-年订货次数;

 B-保险储备量;

 K -单位存货成本。

第七章 筹资管理

一、债券的发行价格

债券发行价格= +

 式中:t-付息期数;

n-债券期限。

二、应付账款的成本

放弃现金折扣成本= ×

三、短期借款的信用条件

 1、信贷限额

 是银行对借款人规定的无担保贷款的最高额。

 2、周转信贷协定

 是银行具有法律义务地承诺提供不超过某一最高限额的贷款协定。

 3、补偿性余额

 是银行要求借款企业在银行中保持按贷款限额或实际借用额一定百分比的最低存款余额。

实际利率= ×100%

四、短期借款的支付方法

 1、收款法:是在借款到期时向银行支付利息的方法。

 2、贴现法:是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时,先从本金中扣除利息部分。

 实际利率= ×100%

 3、加息法:是银行发放分期等额偿还贷款时采用的利息收取方法。

二、坏账的计算公式:当年应收账款余额*比例-(当年应收账款余额*比例-上年应收账款余额*比例-实际发生的坏账+收回的坏账)

三、贴现

会计部门接到贴现凭证及商业汇票后,按规定的贴现率,计算出贴现利息并扣收。公式:

贴现利息=汇票金额×贴现天数×(月贴现率÷30)

实付金额=汇票金额-贴现利息

银行放款会计分录:

借;贴现资产——商业承兑汇票或银行承兑汇票(面值)

贷:吸收存款——贴现申请人户

贴现资产——利息调整

资产负债表日,作会计分录:

借:贴现资产——利息调整

贷:利息收入

四、贴现汇票到期收回贴现款核算

1、商业承兑汇票贴现到期收回核算

第一、全额收回贴现款时,会计分录:

借:吸收存款或辖内上存款项或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贷:贴现资产——商业承兑汇票(面值)

同时;借:贴现资产——利息调整

贷:利息收入

第二、如果票据付款人到期拒付款项,从贴现申请人账户收取款项。

借:吸收存款——贴现申请人户

贷;贴现资产——商业承兑汇票

借:贴现资产——利息调整

贷:利息收入

第三、如果贴现申请人账户余额不足支付,会计分录:

借:吸收存款——贴现申请人户

借:逾期贷款——贴现申请人户

贷:贴现资产——商业承兑汇票

借:贴现资产——利息调整

2、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款到期收回核算

银行承兑汇票不会出现退票情况。

借:吸收存款或辖内上存款项或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贷;贴现资产——银行承兑汇票

借;贴现资产——利息调整

贷:利息收入

会计期末时,对无法收回的贴现款项,核销其损失,会计分录:

借:贷款损失准备

贷:贴现资产——商业承兑汇票或银行承兑汇票

无风险报酬率是什么意思?

无风险报酬率(risk-free return rate)指评估基准日相对无风险证券的当期投资收益(有时也称为“安全收益率”、“货币成本”、“基础利率”)。

1、现实中,并不存在无风险的证券,因为所有的投资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风险和违约风险。

2、与无风险证券最接近的是我国发行的国库债券,评估界普遍认同国库券是相对安全的证券,因为它们的收益和偿还期已经提前确定,并且不存在任何违约风险。

3、无风险报酬率=纯粹利率+通货膨胀附加率

4、无风险报酬率就是加上通货膨胀贴水以后的货币时间价值,一般把投资于国库券的报酬率视为无风险报酬率。

5、无风险报酬率=投资报酬率-风险报酬率

国库券利息率为5%,市场证券组合报酬率为13%。 要求:计算市场风险报酬率。 (1)当β为1.5时

1、当β为1.5时,必要报酬率为5%+1.5*(13%-5%)=17%;2、如果一项计划投资的β为0.8,必要报酬率为5%+0.8*(13%-5%)=11.4%,期望报酬率为11%小于11.4%;3、某股票必要报酬率12.2%,5%+β*(13%-5%)=12.2%,其β为0.9。

拓展资料

市场报酬率Km,也就是市场上所有股票组成的证券组合的报酬率。市场平均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市场平均风险报酬率。

无风险报酬率Rf一般为短期政府债券(如短期国债)的收益率。无风险报酬率就是加上通货膨胀贴水以后的货币时间价值,一般把投资于国库券的报酬率视为无风险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投资报酬率-风险报酬率

平均报酬率是用投资项目寿命周期内的年平均现金流入量取代年平均会计利润,用初始投资额取代平均投资额。平均报酬率(简记为ARR)是投资项目寿命周期内平均的年投资报酬率,也称平均投资报酬率。

国库券利息收入是指企业持有国务院财政部门发行的国债所取得的利息收入,企业取得国库券利息收入时,如何做会计分录?

企业购买国库券到期时的利息收入应该计入投资收益科目

投资收益是企业对外投资所取得的回报,主要包括对外投资所分得的股利和收到的债券利息,以及投资到期收回的或到期前转让债权取得款项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等。

1.企业购入国库_的会计分录: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国库券

贷:银行存款

2.计提3年国库券利息收入的会计分录:

借:应收利息-国库券利息

贷:投资收益

3.到期收回本金及利息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利息-国库券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国库券

注:利息收入属免税收入,则利息收入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是可以剔除出应纳税所得额,企业无须缴纳企业所得税。

国库券和国债的区别是什么?

1、国库券一般是指期限在1年以下的债券,而国债指期限在1年以上的债券;

2、国库券属于货币市场工具,是一种贴现证券,而(中长期)国债属于资本市场工具,是一种息票证券。

3、国库券是不记名国债,而国债分为记名的和不记名的。

4、国库券属于实物性债券,国债主要是记帐式和凭证式债券。

5、国库券属于国家内债的一部分,而国债分为国家内债和国家外债。

综上就是 kj.yyrjxz.com 小编关于无风险报酬率怎么做会计分录的会计分录知识的个人见解,如果能够提供给您解决无风险报酬率用什么字母表示账务问题时的帮助,您可以在评论区留言点赞哟。

会计朋友们正在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