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会计职称考试资料,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学习资料!

税在会计分录怎么记(税的账务处理)

会计学习资料32023-02-19

kj.yyrjxz.com 小编在本篇文章中要讲解的会计分录知识是有关税在会计分录怎么记税的账务处理的内容,详细请大家根据目录进行查阅。

本文目录一览:

怎样做缴税会计分录?

一、如果缴纳是当月的增值税那么直接做分录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二、如果是上个月的增值税,那么期末将贷方应交的销项税转入未交增值税中,表示当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三、在实际缴纳时再转入已交税金明细科目中转销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交税的会计分录怎样写?

应交税金是指企业应交未交的各项税金,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个人所得税等。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取得营业收入并实现利润,要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将按规定应向国家缴纳各种税金进行预提处理,这些应交的税金在尚未缴纳之前暂时停留在企业,形成一项负债。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交税金”项目反映了企业尚未缴纳的税金(若为借方余额,则为企业多缴或尚未抵扣的税金)。(若余额在贷方,则说明企业的销项税额大于它的进项税额)。需要指出的是,企业缴纳的印花税、耕地占用税以及其他不需要预计应交数的税金不在此项目中进行反映。2007年新会计准则变化: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科目取消,换成"应交税费"。

会计分录

应交税金的会计分录:

1、应交增值税

(1)国内采购物资

借:物资采购

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等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应付票据

银行存款等

(2)接受投资转入的物资

借:原材料等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实收资本(或股本)

资本公积

(3)接受应税劳务

借:生产成本

委托加工物资

管理费用等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银行存款

(4)进口物资

借:物资采购

库存商品等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银行存款

(5)购进免税农业产品

借:物资采购(买价扣除按规定计算的进项税额后的差额)

库存商品等(买价扣除按规定计算的进项税额后的差额)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购入农业产品的买价和规定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应支付的价款)

银行存款(实际支付的价款)

(6)销售物资或提供应税劳务(包括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

借:应收账款

应收票据

银行存款

应付股利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7)实行“免、抵、退”办法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性企业,按规定计算的当期出口物资不予免征、抵扣和退税的税额,记入出口物资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按规定计算的当期应予抵扣的税额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因应抵扣的税额大于应纳税额而未全部抵扣,按规定应予退回的税款

借:应收补贴款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收到退回的税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补贴款

(8)未实行“免、抵、退”办法的企业,物资出口销售时

借:应收账款(当期出口物资应收的款项)

应收补贴款(按规定计算的应收出口退税)

主营业务成本(按规定计算的不予退回的税金)

贷:主营业务收入(当期出口物资实现的营业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收到退回的税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补贴款

(9)企业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作为投资、集体福利消费、赠送他人等,应视同销售物资计算应交增值税

借:在建工程

长期股权投资

应付福利费

营业外支出等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0)随同商品出售但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按规定收取的增值税

借:应收账款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出租、出借包装物逾期未收回而没收的押金应交的增值税

借:其他应付款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1)购进的物资、在产品、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以及购进物资改变用途等原因,其进项税额应相应转入有关科目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在建工程

应付福利费等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2)本月上交本月的应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13)期末留抵税款的账务处理期末进项税额大于销项时,就形成了留抵税款,应交税金-应交增值值税形成借方余额,这时不需做账务处理。

2、未交增值税

(1)月度终了,将本月应交未交增值税额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转入“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2)将本月多交的增值税自“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转入“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

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3)本月上交上期应交未交的增值税

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3、应交消费税

(1)销售需要交纳消费税的物资应交的消费税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2)以生产的商品作为股权投资、用于在建工程、非生产机构等,按规定应交纳的消费税

借:长期股权投资

固定资产

在建工程

营业外支出等

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3)随同商品出售但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按规定应交纳的消费税

借:其他业务支出

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出租、出借包装物逾期未收回没收的押金应交的消费税

借:其他业务支出

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4)需要交纳消费税的委托加工物资,由受托方代收代交税款(除受托加工或翻新改制金银首饰按规定由受托方交纳消费税外)

借:应收账款

银行存款等

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委托加工物资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将代收代交的消费税计入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应付账款

银行存款等

委托加工物资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的,按规定准予抵扣的,按代收代交的消费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贷:应付账款

银行存款

(5)有金银首饰零售业务的以及采用以旧换新方式销售金银首饰的企业,在营业收入实现时,按应交消费税额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6)有金银首饰零售业务的企业因受托代销金银首饰按规定应交纳的消费税,应分别不同情况处理:以收取手续费方式代销金银首饰的

借:其他业务支出等

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以其他方式代销首饰的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7)有金银首饰批发、零售业务的企业将金银首饰用于馈赠、赞助、广告、职工福利、奖励等方面的,应于物资移送时

借:营业外支出

营业费用

应付福利费

应付工资等

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随同金银首饰出售但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按规定应交纳的消费费

借:其他业务支出

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因受托加工或翻新改制金银首饰按规定应交纳的消费税,应于企业向委托方交货时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支出等

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8)需要交纳消费税的进口物资,其交纳的消费税应计入该项物资的成本

借:固定资产

物资采购

库存商品等

贷:银行存款等

(9)免征消费税的出口物资应分别不同情况进行会计处理生产性企业直接出口或通过外贸企业出口的物资,按规定直接予以免税的,可不计算应交消费税

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物资的生产性企业,应在计算消费税时,按应交消费税

借:应收补贴款

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收到退回的税金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补贴款

(10)企业将物资销售给外贸企业,由外贸企业自营出口的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自营出口物资的外贸企业,在物资报关出口后申请出口退税时

借:应收补贴款

贷:主营业务成本

实际收到退回的税金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补贴款

(11)交纳消费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贷:银行存款

所得税会计分录怎么做

企业所得税实行按月提取,季度交纳,全年清算汇缴的办法;所谓预交,就是按照累计利润总额乘以税率减去以前已交税金,就是需要预交的数额 ,这个数额不是最后的实际数,通过清算汇缴的纳税调整,全年还要通算。所得税会计分录如下:

1、如果是按月或按季计算应预缴所得税额,其会计分录如下: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2、缴纳季度所得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3、结转时: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4、应补上一年所得税税额: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5、缴纳年度汇算清缴应缴税款: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6、重新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汇算清缴多缴税款时,可以选择退税或者抵缴下一年税款。退税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个人所得税会计分录怎么做

个人所得税会计分录

计提工资社保时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企业承担部分)

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企业承担部分)

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社保(个人承担部分)

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个人负担部分)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缴纳社保和申报个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企业承担部分)

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企业承担部分)

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个人负担部分)

其他应付款-社保(个人承担部分)

贷:银行存款

含义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既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也包括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完全纳税的义务,必须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的所得和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在有些国家,个人所得税是主体税种,在财政收入中占较大比重,对经济亦有较大影响。

企业所得税会计分录怎么做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分录区分以下几种情况:

1、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为零的,不用做会计分录。

2、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为正数的,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即利润总额)*所得税税率。

分录如下:

当期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时,计提当期所得税费用。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次月缴纳上期所得税费用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当期缴纳上期所得税费用与计提数据不一致时,差额进行调整。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可借可贷)。

贷:所得税费用(可借可贷)。

3、次年进行所得税汇算清缴,或进行差错更正时,产生所得税费用的,分录如下: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同时,期末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转入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次年进行所得税汇算清缴,或进行差错更正时,产生所得税需要退税的,分录如下: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同时,期末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转入未分配利润。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企业当期应交所得税的计算公式: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应交所得税是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针对当期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应交纳给税务部门的所得税金额,即当期应交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是在企业税前会计利润(即利润总额)的基础上调整确定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增值税会计分录怎么记?

1、 企业发生业务,收到对应发票时:

借:原材料(根据发票内容计入对应科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等科目)

2、 企业发生业务,开出对应发票时:

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等科目)

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科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企业涉及发票账务处理,应根据收到或开出发票的对应业务计入对应科目。涉及对应可抵扣进项税额的,还应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进行核算。

拓展资料

会计分录亦称“记账公式”。简称“分录”。它根据复式记账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账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在登记账户前,通过记账凭证编制会计分录,能够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归类情况,有利于保证账户记录的正确和便于事后检查。每项会计分录主要包括记账符号,有关账户名称、摘要和金额。会计分录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简单分录也称“单项分录”。是指以一个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个账户的贷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复合分录亦称“多项分录”。是指以一个账户的借方与几个账户的贷方,或者以一个账户的贷方与几个账户的借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

层析法

层析法是指将事物的发展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和层次,逐层递进分析,从而最终得出结果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层析法进行编制会计分录教学直观、清晰,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步骤如下:

1、 分析列出经济业务中所涉及的会计科目。

2、 分析会计科目的性质,如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等。

3、 分析各会计科目的金额增减变动情况。

4、 根据步骤2、3结合各类账户的借贷方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增加或减少),来判断会计科目的方向。

5、 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编制会计分录。

此种方法对于学生能够准确知道会计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非常有效,并且较适用于单个会计分录的编制。

关于税在会计分录怎么记和税的账务处理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会计分录技巧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会计分录相关的文章,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会计朋友们正在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