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会计职称考试资料,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学习资料!

幼儿退费怎么填写会计分录(幼儿园伙食费退费会计分录)

会计学习资料32023-02-12

这篇会计分录的文章要给大家谈谈幼儿退费怎么填写会计分录,以及幼儿园伙食费退费会计分录对应的会计知识点,希望对会计朋友学习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退回费用会计分录怎么做

退回的会计分录做法:

不涉及成本费用的,可以原分录红数退回,也可以做相反分录退回:

1、比如支付时:

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现在退回:

借:银行存款;

贷:应付账款。

2、比如支付时:

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现在退回:

借:应付账款,红数或负数;

贷:银行存款,红数或负数。

扩展资料:

1、企业采购检查传入的材料和产品,但支付尚未支付,按照有关文件(发票账单记录实际价格的发票,随货同行或暂估价值),借记材料采购、在途物资等科目,按照扣除增值税,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等科目,根据处理的价格和贷方这个账户。

当企业购买商品和材料,因为供应商支付更少的货物交付和损失发生时,当供应商弥补支付货物越少,借方应记录应付账款,和信贷方面应当将相应数量的处理财产损益。

2、因供方接受劳务而产生的未付款项,应根据供方发票,借记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项目,记入标题。付款时,借记本科生项目,贷记银行存款。

3、采用售后回购融资的,在发行商品和其他资产时,应当根据实际收到或者应收的金额,并根据专用发票注明的增值税,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项目。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科目,根据其余额,学分本科科目。回购价格与原销售价格的差额,应当在售后回购期间按期计提,借记“财务费用”,贷记主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应付账款

幼儿园2021年收的保教费,2022年退费了,怎么做会计分录?

幼儿的年龄特征

3~6岁,是儿童进入幼儿园的时期,所以又称为幼儿期。在这段时期内幼儿的心理发展有明显的变化,每年都不同的特点。

一、3~4岁

3~4岁是幼儿初期,也就是小班的年龄。这时期具有以下年龄特点:

(一)生活范围扩大,最初的生活自理

3岁以后,幼儿开始上幼儿园了,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最开始和亲人的小范围接触,扩大到接触更多的成人和同龄人。3岁以后孩子逐渐学会最初步的生活自理,躯干和手的基本动作已经比较自如,能够掌握各种粗大动作和一些精细动作。如能够用勺子吃饭、能跑能跳等。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使幼儿能够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要求。

(二)认识依靠行动

整个学前期,儿童的认识活动都是具体的,而在幼儿初期尤为突出。思维是认识活动的核心。3~4岁儿童的认识活动往往依靠动作和行动进行,小班幼儿只能理解具体的事情,不会作复杂的分析综合,只能作直接推理,不会进行逻辑推理。因此,3~4岁幼儿思维的特点是先做再想,不会想好了再做。比如让小班幼儿拿到几个图形拼成图画,拿到图形后立刻行动,但如果让他想一想再动手拼,他做不到。

(三)情绪作用大

整个幼儿期,情绪在儿童心理活动中的作用都比较大。幼儿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更多是无意性的。而在3~4岁,这种特点更为突出。比如,3~4岁幼儿常常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哭起来,对他们一般地讲道理,往往收到的效果不大。如果用其感兴趣的事情转移注意力,能使他很快的安静下来。除此之外,小班幼儿的无意性受外界事物和自己的情绪所支配,而不是受理智所支配。比如,在注意方面,小班幼儿容易被一些色彩鲜明和形象生动的物体所吸引,很少注意到他不感兴趣的事情。

(四)爱模仿

3~4岁儿童的模仿性非常突出。模仿是3~4岁儿童的主要学习方式。3~4岁儿童看见小朋友在做什么,自己也总是要去做,看见别人有什么,自己也总是想要。比如看见别人在玩球,就想玩球,看见别人戴帽子,也要戴帽子。因此,在幼儿园小班,同样的玩具要有足够多的数量。

二、4~5岁

4~5岁是幼儿中期,也是幼儿园中班的年龄。这个时期的儿童较3~4岁儿童心理发展迅速,主要在于认识活动的概括性和行为的有意性明显地开始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一)活泼好动

3~6岁儿童的骨骼比较柔软,有弹性,脊柱的弯曲还没有定型,肌肉收缩能力差,长时间保持同一种姿势就会使有关肌肉群负担过重。而各种活动交替进行,则可以使骨骼肌肉各部位有张有弛,轮流休息。同时其大脑成熟程度不足,所以不能长时间使某些部分的神经细胞处于抑制状态,要多变换姿势和动作。活泼好动这一特点在幼儿中期尤为突出,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

(1)幼儿园中班儿童经过一年的集体生活,对生活环境和生活制度等方面已经比较熟悉。在人际交往方面也不像小班幼儿那样怯生和胆小。

(2)4~5岁儿童在生理上进一步成熟,特别是神经系统进一步发育,动作更加灵活自如。

(二)思维具体形象

具体形象性是学前儿童的特点,但在幼儿中期最为典型。中班幼儿认识事物主要依靠表象,即头脑中事物的具体形象进行思维。比如中班幼儿计算物体的数量,虽然可以不用手指直接逐个点着去数,但是头脑中必须要有物体的形象,而不能依靠抽象的概念,他只能知道几个苹果加几个苹果是多少个苹果,不能用抽象的数概念解决几加几的问题。

(三)开始接受任务

4岁以后幼儿之所以能够接受任务,和他的思维的概括性和心理活动有意性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由于思维的发展,他的理解力增强,能够理解任务的意义,同时中班幼儿出现初步的责任感,所以愿意去接受老师、家长所安排的任务。

(四)开始自己组织游戏(有规则意识)

4岁左右是游戏蓬勃发展的时期,中班幼儿不但爱玩,而且会玩,他们能够自己组织游戏,自己规定主题,而且还能在游戏中逐渐结成同龄人的伙伴关系。

三、5~6岁

5~6岁是幼儿晚期,即幼儿园大班的年龄。这一时期心理活动概括性和有意性表现更为明显,具体如下:

(一)好问、好学

5岁儿童的活跃主要不是停留在身体的活动上,而是表现在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上,这个年龄的儿童经常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再满足于了解表面现象。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二)抽象思维能力开始萌芽

幼儿在这一时期仍然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明显有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5~6岁儿童能够根据概念分类。如果给儿童一些画有车、船、桌椅、苹果、梨等物体的图片,要求他们将物体进行分类,5岁以后就能够按交通工具、家具、水果等概念分类。同时5~6岁儿童在观察图片时也会进行一些逻辑推理。比如几个幼儿在观察一幅季节图片时发生激烈争论,一些孩子说是夏天,因为图中男孩子穿着短裤,另一些孩子说是秋天,因为女孩子穿着绒衣,说明他们既注意到了图画的细节,还根据这些细节进行分析推断。

(三)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5~6岁幼儿出现了有意地自觉控制和调节自己心理活动的方法,在认知活动方面,无论是观察、注意、记忆等过程都有了方法。比如在观察图画时,5岁以后儿童已不再是胡乱地看,而是能够按照一定方法(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扫视。

(四)个性初具雏形

5~6岁儿童对事物已经开始有了自己比较稳定的态度,比如在自由活动中,有的幼儿总是去玩球,有的总是去玩“娃娃家”,还有几个总是凑在一起去看图书、讲故事。他们都表现出自己相对稳定的兴趣,各人有自己的特色。但是,幼儿期所形成的只是个性最初的雏形,其可塑性还相当大。

幼儿退费的会计分录

只需要按实际缴纳做,10-12月不缴费不用做账,年底这个费用科目总数跟退回来再交是一样的!

公办幼儿园有幼儿退学会计分录怎么做?

(一)公办幼儿园退费规定

1、各级公办幼儿园幼儿退园前,由家长提出申请,其管理费、保教费、杂费以家长提出申请日期为准,不足半个月(含半个月)退半费,超过半个月的不退费。

2、因幼儿或家长的原因,幼儿不能正常来园满一个月的,退当月管理费50%;超过半个月的退管理费30%;半个月以下的管理费不退;保教费、杂费按实际缺勤天数计算退费。

3、因幼儿的原因,幼儿不能来园的,当月管理费、保育费、杂费按实际缺勤天数计算退费。

(二)民办幼儿园退费规定

民办幼儿园的退园、退费实行备案管理,退费时按照已在物价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的办法执行。

具体可搜索幼儿园退费制度

关于幼儿退费怎么填写会计分录和幼儿园伙食费退费会计分录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会计分录技巧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会计分录相关的文章,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会计朋友们正在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