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会计职称考试资料,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学习资料!

预提工资会计分录怎么处理(预提收入的会计分录)

会计学习资料22023-02-06

今天给各位分享预提工资会计分录怎么处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预提收入的会计分录进行解释,如果未能解决您的会计分录问题,可在评论区留言!

本文目录一览:

预提费用要如何做会计分录?

预提费用是负债类科目,增加时应记贷方。

1、预提时:借为管理费用(或其它费用,损益类),贷为预提费用。

2、付款时:借为预提费用,贷为银行存款。

新准则指南规定:企业借入的各种短期借款,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归还借款做相反的会计分录。资产负债表日,应按计算确定的短期借款利息费用,借记“财务费用”、“利息支出”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利息”等科目。即对于短期借款的利息的预提是通过“应付利息”科目进行的。

扩展资料

首次执行日的“待摊费用”余额可计入首次执行日当期损益或转入预付账款科目处理;首次执行日的“预提费用”余额,如果符合负债或预计负债的定义,则转入相应应付款项或预计负债科目,如果不符合负债或预计负债的定义,则只能冲回或按照前期差错更正原则处理。

除预提费用以外,企业日常处理时还要计提一部分费用。按照税法要求除坏账准备金以外计提的其他准备金如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短期和长期投资跌价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都不得在税前扣除,只有在实际发生时产生的损失才能据实扣除。

因此多数中小企业对准备金的计提业务平时不予处理,只有在实际发生损失时才进行账务处理。

实际发生相关损失,企业必须向税务机关提供要求的相关证据,经落实后才能给予认可。有些会计不按照要求平时随便计提减值准备或者时常进行存货盘亏、存货丢失等业务的处理,结果在汇算清缴时因不能提供相关证据全部被检查人员剔除,调增企业利润。

一般来说,工会经费、坏账准备、银行贷款利息等可按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计提,并按规定在税前扣除。

工资计提怎么做账呢?

计提工资会计凭证做法如下:

1、计提工资

借: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制造费用、生产成本、在建工程等)----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应发工资)

2、发放工资

这里要与计提工资处区分一下,记账金额为实发工资金额。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银行存款(实发工资)

3、并代扣社保、个税

首先是缴纳社保,社保有部分是自己缴纳,另一部分则是公司缴纳。其次是个人所得税的缴纳,交税是赚钱了的中国公民必须要履行的义务,一般情况下都是由单位直接扣除个税,得出最终到手的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其他应付款--社保(个人负担的社保从工资里扣除)

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代扣的个税)

4、公司负担的社保计提

这一部分是公司在社保缴纳方面所做的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制造费用、生产成本、在建工程等)---社保(公司负担部分)

贷:其他应付款-社保(公司负担部分)

5、缴纳社保和个人所得税

借:其他应付款-社保(个人+公司)

借: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职工工资原始记账凭证怎么填写:

1、工资的原始凭证就是工资表。

2、如果单位人员多,工资薪酬项目也较多连加杂着扣项。

3、记账凭证后附可以是工资汇总表(按部门,项目扣款个税)。

4、工资表可以单独装订成册与会计凭证账本等一样保管。

当月预提工资,,发放上月工资,会计分录要怎么做

我觉得可以这样记录:(格式如下)

借: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管理/财务/销售/生产)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管理/财务/销售/生产)

贷:银行存款

计提是为了更好真实的反应当月的财务状况,要不然本月实际发生了却没有做帐,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当月发就没必要计提,直接计入: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现金,

月末时再分派工资到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生产成本中去。

计提工资会计分录怎么做?

计提工资会计分录如下:

1、计提工资

借:××费用(管理/销售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计提社保(企业部分)

借:××费用(管理/销售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

社会保险没办理之前不能计提,“五险一金”计提比例各地不一样。企业按劳动保障部门规定比例缴纳部分,可列入“管理费用”。

扩展资料

工资是计提了,次月发放工资时的会计分录如下:

1、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个人部分)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2、上交杜保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企业部分+个人部分)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3.上交个人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预支工资的会计分录是怎样的

预支工资一般不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作为其他应收款来处理。比如某员工借款500元,待发放工资时抵减借款:

1、借款时:

借:其他应收款——××职工个人 500

贷:现金 500

2、预提分摊工资时:

借: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3、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银行存款(应发数与收回借款差额)

其他应收款

扩展资料:

计提工资和发放工资的区别

首先,要搞清楚计提和发放的区别。

计提,即计算和提取,功能主要有:

1、预先计入某些已经发生但未实际支付的费用,注意这要在权责发生制的前提下来做,不能随便预支账款。

2、根据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计算、提取有关的准备(比如某些货品要留存,或者减值)。

3、预估某些应付账款是多少,记入账内。

4、其他符合会计制度的预计项目。

一言以概之,即提前发放下月资金或工资。

发放就比较好理解了,主要就是发放上月工资。

事实上,提前计提工资是相对发放工资来讲的,不是绝对的提前计提。

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哪个月的工资应该计到哪个月的费用中去;但在实际工作中,工资发放是必须等到该月过完了才能计算出每个员工工资,才能发放(PS:工资计算和发放的滞后性就是这么造成的)

所以,在该月月末(与其他计提、结转分录一起,一般是当月最后一天),需要根据历史情况或者用别的手段暂估该月发生的工资费用,做计提分录入账。

综上就是 kj.yyrjxz.com 小编关于预提工资会计分录怎么处理的会计分录知识的个人见解,如果能够提供给您解决预提收入的会计分录账务问题时的帮助,您可以在评论区留言点赞哟。

会计朋友们正在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