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会计职称考试资料,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学习资料!

预付货款怎么写会计分录(预付货款的分录怎么写)

会计学习资料12023-02-09

这篇会计分录的文章要给大家谈谈预付货款怎么写会计分录,以及预付货款的分录怎么写对应的会计知识点,希望对会计朋友学习有所帮助。

微信号:guoguoma2727
加微信, 免费领取51个行业会计分录大全!
复制微信号

本文目录一览:

预付账款的会计分录如何做

预付时:

借:预付账款 2000

贷:银行存款 2000

收到货物入库:

借:库存商品 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0

贷:预付账款 2000

银行存款 3850

扩展资料:

举例说明:

例:甲公司向乙公司采购材料5 000吨,单价10元,所需支付的款项总额50 000元.按照合同规定向乙公司预付货款的50%,验收货物后补付其余款项.甲公司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1)预付50%的货款时:

借:预付账款--乙公司 25 000

贷:银行存款 25 000

(2)收到乙公司发来的5000吨材料,验收无误,增值税专用发票记载的货款为50000元,增值税额为8500元.甲公司以银行存款补付所欠款项33500元.

借:原材料 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 500

贷:预付账款--乙公司 85 500

借:预付账款--乙公司 33 500

贷:银行存款 33 500

企业应设置“预付账款”会计科目,核算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

(1)企业因购货而预付的款项,借记“预付账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2)收到所购物资时,根据发票账单等列明应计入购入物资成本的金额,借记“物资采购”或“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应付金额,贷记“预付账款”科目。

(3)补付的款项,借记“预付账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4)退回多付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预付账款”科目。

预付款项情况不多的企业,也可以将预付的款项直接记入“应付账款”科目的借方,不设置“预付账款”科目。

企业的预付账款,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企业应按预计不能收到所购货物的预付账款账面余额,借记“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转入”科目,贷记“预付账款”科目。

除转入“其他应收款”科目的预付账款外,其他预付账款不得计提坏账准备。

“预付账款”科目应按供应单位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预付账款”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实际预付的款项;期末如为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补付的款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预付账款

预付账款的会计分录如何做?

预付账款业务的会计分录一般如下:

1、预付款时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2、收到货物时

借:原材料或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预付账款

3、如果有差额继续付款时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企业会计准则》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财政部财会[2006]18 号),“1123 预付账款”科目: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付的款项。

预付款项情况不多的,也可以不设置本科目,将预付的款项直接记入“应付账款”科目。

企业进行在建工程预付的工程价款,也在本科目核算。

企业(保险)从事保险业务预先支付的赔付款,可将本科目改为“1123 预付赔付款”科目,并按照保险人或受益人进行明细核算。

二、本科目可按供货单位进行明细核算。

三、预付账款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因购货而预付的款项,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收到所购物资,按应计入购入物资成本的金额,借记“材料采购”或“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按应支付的金额,贷记本科目。补付的款项,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退回多付的款项做相反的会计分录。涉及增值税进项税额的,还应进行相应的处理。

(二)企业进行在建工程预付的工程价款,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工程进度结算工程价款,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本科目、“银行存款”等科目。

(三)企业(保险)预付的赔付款,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转销预付的赔付款,借记“赔付支出”、“应付分保账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预付的款项;期末如为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补付的款项。

在销售业务中,涉及到预付款该如何写会计分录?

在预收货款时:

借:银行存款或现金

贷:预收货款

销售时:借:应收账款——**公司 20000

贷:应收税费——销项税 3400

主营业务收入

预付款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作为进口商执行合同的保证,通常称为定金,预付的期限短,占交易金额的比重不大;

另一种是进口商对出口商提供信贷,预付期限较长,金额较大。

扩展资料

特点

1、预付款的数额没有任何限制;

2、预付款为主合同给付的一部分,当事人关于预付款的约定,具有诺成性,不以实际交付为生效要件;

3、预付款为价款一部之先付,在性质上仍属清偿;

4、预付款无双向或单向担保的效力,当事人不履行合同而致合同解除时,预付款应当返还。各方的违约责任通过合同约定的其他条款来定,如果没有约定违约责任的,一般不承担违约责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预付款

支出预付货款时应怎样做会计分录

1、预付货款时: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2、开具发票时:

借:原材料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

贷:预付账款

拓展资料:三种不同情况下,预付款处理:

1、企业因购货而预付的款项,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收到所购物资,按应计入购入物资成本的金额,借记"材料采购"或"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按应支付的金额,贷记本科目.

补付的款项,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退回多付的款项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涉及增值税进项税额的,还应进行相应的处理.

2、企业进行在建工程预付的工程价款,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工程进度结算工程价款,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本科目、"银行存款"等科目.

3、企业(保险)预付的赔付款,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转销预付的赔付款,借记"赔付支出"、"应付分保账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预付的款项;期末如为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补付的款项.

预付款的会计分录

购入甲材料先预付供应商5000元定金,收到材料,价款合计共5500元,用银行存款补交500元。

会计分录:1、支付预付款时:借:应付账款5000

贷:银行存款5000

2、收到材料并补交货款时:

借:原材料5500

贷:应付账款5000

银行存款500

这样的分录是对的。因为,预付账款科目是核算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付的款项。而预付款项情况不多的企业,可以不设置预付账款科目,可将预付的款项直接记入“应付账款”科目。

拓展资料

预付款是买方在交易合同签订后即向卖方支付一定金额的预付款。此方式不利于买方,一般在交易货物供不应求时采用。买方要负担商业风险、积压资金,实际上是向卖方提供信贷;而卖方在发货前就收到货款,有利于资金周转,也无商业风险。

预付款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作为进口商执行合同的保证,通常称为定金,预付的期限短,占交易金额的比重不大;另一种是进口商对出口商提供信贷,预付期限较长,金额较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预付款

预付购货款的会计分录

预付购货款的会计分录:

1、企业因采购而预付的款项,借记该账户,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2、收到外购材料后,按应计入外购材料成本的金额,借记“材料采购”或“原材料”和“库存货品”科目,并按应计入外购材料成本的金额贷记该科目。应该支付。

3、 补充付款借记本账户,贷记“银行存款”等账户;退回多付款项并进行相反的会计分录。

4、如涉及增值税进项税额,也应作相应处理。

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已向供应商预付但尚未交付的货款;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弥补的金额,反映企业尚未弥补的金额。

拓展资料:

会计分录注意事项:

1、多贷多贷,会计分录少,在会计分录中,我们要遵循有贷必有贷的原则,贷款一定是等额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很多会计人员在做账时没有明确的思路,没有严格按照要求去做。做会计分录时,应将借方与贷方一一对应,如一借一贷、一借一贷、一多贷。这些是标准的输入方法。

2、会计分录做错措施,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发现当月立即更改,又是一个月才发现,可以直接在财务软件中更正,不影响会计报表。如果有影响,必须调整录入,用红色墨水做原始录入,然后正确录入。如果是在平时的备考练习中,考生一定要找出错误的原因,进行整理,记录在错误簿中,定期复习,争取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预付款财务,企业应当设立“预付款”账户,对企业按照采购合同规定向供应商预付的款项进行核算。企业因采购而预付的款项,借记“预付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收到外购材料后,应按发票、单据列明应计入外购材料成本的金额,记入“材料采购”或“原材料”、“库存货物”及其他科目,按专用发票注明的增值税额记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应付金额贷记“预缴”科目。

通过上述对预付货款怎么写会计分录和预付货款的分录怎么写的解读,相信作为会计的您一定有了深入的理解,如果未能解决您的会计分录疑问,可在评论区留言哟。

会计朋友们正在学习

网友评论

复制成功
微信号: guoguoma2727
加微信, 免费领取51个行业会计分录大全!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