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会计职称考试资料,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学习资料!

诉讼时效是指什么?

会计学习资料3482022-12-07

这是一篇有关诉讼时效是指什么?会计实务内容,在这个文章中,小编给会计朋友们详细介绍了财税人员需要了解的诉讼时效是指什么?财税知识,我们坚信能够帮您解决诉讼时效是指什么?的财务和税务的问题。

微信号:guoguoma2727
加微信, 免费领取51个行业会计分录大全!
复制微信号

诉讼时效

(一)概念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而失去诉讼保护的制度。

注意

(1)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权利人丧失的是“胜诉权”,即丧失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权利;权利人的实体权利并不消灭,债务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2)诉讼时效期间、计算方法以及中止、中断的事由由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无效。人民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2018年新增)

(二)诉讼时效期间的具体规定

1.普通诉讼时效期间: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一般诉讼时效为3年。(2018年改)

2.最长诉讼时效期间(绝对时效期间):20年。

注意

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点见下表:

(三)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

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下列障碍,致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权的,诉讼时效中止。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6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2018年改):

1.不可抗力。

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

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3.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4.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5.其他。

(四)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断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

重新计算:

1.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的。

2.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的。

3.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仲裁的。

4.与第3点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注意

(1)中断期间持续中断,重新计算的起算点为中断事由完结之日起。

(2)客观原因导致中止——暂停键;主观原因导致中断——重启键。

(五)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2018年新增)

1.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2.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3.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4.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以上便是会计分录关于《诉讼时效是指什么?》的全部内容,如果作为会计的您在学习「诉讼时效是指什么?」时有疑问可联系客服或者在评论区留言评论。

会计网友正在阅读

· 非上市公司股权转让如何缴纳企业所得税

· 商铺售后返租会计分录

· 如何加强对支票结算的管理和控制

· 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的区别

· 残保金可以零申报吗?

· 高校教材、图书采购折扣管理及会计处理

· 应当设置的会计账簿有哪几种?

· 对公转账先打钱还是先开发票

· 会计科目借方贷方怎么填

· 建造合同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 路桥工程如何抵扣增值税

· 公司在银行的财务费用属于什么科目

会计朋友们正在学习

网友评论

复制成功
微信号: guoguoma2727
加微信, 免费领取51个行业会计分录大全!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