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会计职称考试资料,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学习资料!

会计分录怎么写加解释(会计分录怎么写?)

会计学习资料12023-02-03

kj.yyrjxz.com 小编在本篇文章中要讲解的会计分录知识是有关会计分录怎么写加解释会计分录怎么写?的内容,详细请大家根据目录进行查阅。

微信号:guoguoma2727
加微信, 免费领取51个行业会计分录大全!
复制微信号

本文目录一览:

会计分录如何做名词解释

会计分录亦称“记账公式”。简称“分录”。它根据复式记账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账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

备考初级会计,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初级会计考试的相关信息,请关注环球快问会计在线。

关注环球网校快问会计分录如何做名词解释

A产品已全部完成,共2000件,按其实际成本入账,请问会计分录怎么写,请解释一下原因,十分感谢

假设A产品单位成本是10元,那么2000件成本就是20000元。结转产品成本的会计分录就是:

借: 产成品——A产品 20000

贷:生产成本——A产品 20000

该分录的意思是:产成品成本增加;本月归集的 生产成本减少,也就是生产成本转入产成品,生产成本余额为“在产品”成本。产品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的是材料费人工费,间接的是制造费用。

拓展资料:

一、实际成本法

实际成本法是指以中间产品生产时发生的生产成本作为其内部转移价格的方法。由于实际成本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及计算程序较为简便,不利于企业成本的深入分析。

实际成本法包括以下三种:

1、品种法,按品种简单归集和分配成本,不要求分步骤核算成本。

2、订单法(分批法),是以生产订单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3、分步法,是以产品的品种及其所经过的生产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生产成本的方法。

二、计划成本法

1、计划成本法是指企业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余均按预先制定的计划成本计价,同时另设“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作为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联系的纽带,用来登记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差额,同时计划成本法下存货的总分类和明细分类核算均按计划成本计价。

2、这种方法适用于存货品种繁多、收发频繁的企业。如果企业的自制半成品、产成品品种繁多的,或者在管理上需要分别核算其计划成本和成本差异的,也可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

三、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的区别:

1、账户使用的不同:实际成本法下,购买的尚未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记入“在途物资”科目,计划成本法下,购买的尚未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记入“材料采购”科目,同时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之间的差额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2、计入成本费用时,实际成本可以直接转入,但是计划成本法首先要将计划成本转入,然后将“材料成本差异”转入到相关的成本费用

做会计分录并解释 谢谢

借入款项时,银行存款增加,同时,短期借款也增加,银行存款借方表示增加,短期贷款贷方表示减少,所以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100000

贷:短期借款 100000

每月应预先计提应付利息,短期借款利息计入财务费用,财务费用增加的同时,负债也增加了。费用类借方表示增加,负债类贷方表示增加,所以会计分录为:

借:财务费用 300

贷:应付利息 300

3月支付利息时,因为已经预提了利息,所以直接冲掉就行了。会计分录为:

借:应付利息 900

贷:银行存款 900

简单的会计分录,并解释。谢谢。

结转成本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销售产品给B公司,已经做了确认收入的分录,

但是销售产品后,企业资产(商品)减少了,在确认收入的分录里面没有涉及到,所以需要结转销售成本

同时,在损益表里,收入做了增加,这个收入并不是全部的利润,这个收入是有成本费用的,所以也需要将获得这批收入花费的成本计入损益

而减少的产品在未减少前是在库存商品科目里的,其记在库存商品里的金额也正好是该商品获得时花费的成本

这样,自然就应该是借记主营业务成本(损益中收入增加,其对应的成本也增加),贷记库存商品了(商品减少)

填写会计分录,并解释

借:库存商品 80000 货款价格包括增值税 所以货价与税价分离 假设税点是17%

借:应交税费-进项税 13861.68 税价计入应交税费 可以抵扣销项税 好事啊 可以少缴税

借:主营业务成本-运费 3738.32 运费进入成本 进销售费用也行 不同公司不同记法 我倾向成本

贷:银行存款 97600 货款已支付 假设用银行转账支付的

ps.现行运费的增值税税率是7% 而不是你给的答案中的10% 10%是1998年以前的事了......所以我的计算是按7%算的...

以上回答你满意么?

预提车间租入固定资产租金890元. 会计分录怎么写?求解释,谢谢

借:制造费用890

贷:应付账款890。

拓展资料:

一、定义:会计分录亦称“记账公式”。简称“分录”。它根据复式记账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账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

在登记账户前,通过记账凭证编制会计分录,能够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归类情况,有利于保证账户记录的正确和便于事后检查。每项会计分录主要包括记账符号,有关账户名称、摘要和金额。会计分录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简单分录也称“单项分录”。是指以一个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个账户的贷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复合分录亦称“多项分录”。是指以一个账户的借方与几个账户的贷方,或者以一个账户的贷方与几个账户的借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

二、三要素:

1、记账方向(借方或贷方)

2、账户名称(会计科目)

3、金额

三、根据会计分录涉及账户的多少,可以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

1、简单分录是指只涉及两个账户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2、复合分录是指涉及两个(不包括两个)以上账户的会计分录。

四、方法:

1、层析法

层析法是指将事物的发展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和层次,逐层递进分析,从而最终得出结果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层析法进行编制会计分录教学直观、清晰,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步骤如下:

1、分析列出经济业务中所涉及的会计科目。

2、分析会计科目的性质,如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等。

3、分析各会计科目的金额增减变动情况。

4、根据步骤2、3结合各类账户的借贷方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增加或减少),来判断会计科目的方向。

5、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编制会计分录。

此种方法对于学生能够准确知道会计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非常有效,并且较适用于单个会计分录的编制。

2、业务链法

所谓业务链法就是指根据会计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组成一条连续的业务链,前后业务之间会计分录之间存在的一种相连的关系进行会计分录的编制。此种方法对于连续性的经济业务比较有效,特别是针对于容易搞错记账方向效果更加明显。

3、记账规则法

所谓记账规则法就是指利用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进行编制会计分录。

通过上述对会计分录怎么写加解释和会计分录怎么写?的解读,相信作为会计的您一定有了深入的理解,如果未能解决您的会计分录疑问,可在评论区留言哟。

会计朋友们正在学习

网友评论

复制成功
微信号: guoguoma2727
加微信, 免费领取51个行业会计分录大全!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