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会计职称考试资料,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学习资料!

如何分析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

会计学习资料3392022-12-07

这篇文章是如何分析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税务知识内容,在这个文章中,小编给会计朋友们详细介绍了财税人员需要了解的如何分析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财税知识,我们坚信能帮您解决如何分析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的财务和税务的问题。

如何分析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

两差异分析法将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为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是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与实际产量标准固定制造费用之间的差异。

耗费差异又称预算差异,是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与计划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

能量差异是计划固定制造费用与实际产量标准工时的差异。

如:

产量(件)

标准10 400

实际8 000

单位产品需要工时(小时/件)

标准1.5

实际1.25

总固定制造费用(元)

标准187 200

实际190 000

那么

成本差异=190 000-8 000×1.5×[187 200÷(10 400×1.5)]=46 000(元)耗费差异=190 000-1872 000=2 800(元)

能量差异=187 200-8 000×1.5×[187 200÷(10 400×1.5)]=43 200(元)

式中“8 000×1.5×[187 200÷(10 400×1.5)]”这一部分表示按照计划(计划的单位工时,计划的每小时费用分配率),生产实际产量所要花的钱。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是什么?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可分解为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和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又称为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差异,是指固定制造费用的实际金额与固定制造费用预算金额之间的差额。

固定费用与变动费用不同,不因业务量而变,故差异分析有别于变动费用。在考核时不考虑业务量的变动,以原来的预算数作为标准,实际数超过预算数即视为耗费过多。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是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与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差额,或者说是实际业务量的标准工时与生产能量的差额用标准分配率计算的金额。它反映未能充分使用现有生产能量而造成的损失。

计算公式

固定制造费用的计算公式为: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单位产品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小时费用率–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小时费用率

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总额–标准固定制造费用总额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标准产量×单位产品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小时费用率–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小时费用率

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能力没有被充分利用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改变,而导致固定制造费用产生能量差异。因此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还可进一步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实际工时未达到标准能量而形成的闲置能量差异,又称为生产能力利用差异;

另一部分是实际工时脱离标准工时而形成的效率差异。生产能力利用差异可体现现有生产能力是否充分利用;效率差异则可体现单位产品的生产效率是否改变。其计算公式为: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生产能力利用差异+效率差异

生产能力利用差异=标准固定制造费用总额–标准小时费用率和实际工时下的固定制造费用=标准产量×单位产品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小时费用率–实际产量×单位产品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小时费用率

效率差异=标准小时费用率和实际工时下的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单位产品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小时费用率–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

想要知道如何分析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一定要先知道固定制造费用差异是什么。不明白不用担心,上述内容会计实操小编都整理了,大家只要认真学习就好。感谢大家这么长时间以来对会计实操的支持。

以上内容是会计资料关于《如何分析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的全部内容,如果作为会计的您在学习「如何分析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时有疑问可联系客服或者在评论区留言评论。

会计网友正在阅读

· 验钞机使用超过一年必须列入固定资产吗?

· 个体户的退休金要交税吗

· 无偿提供房屋使用要交增值税吗

· 发票管理的基本流程是什么

· 企业有赎回权的优先股会计处理

· 一般纳税人应交增值税的会计记账方法

· 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可以抵扣吗

· 商业承兑到期后不付款开过的发票怎么处理

· 待摊费用应该如何摊销

· 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 公司与员工共同承担的社会保险费如何处理

· 材料长期暂估做账会税务风险

会计朋友们正在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