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会计职称考试资料,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学习资料!

案例解析起征点与免征额的区别有哪些

会计学习资料4262022-12-07

文章是有关案例解析起征点与免征额的区别有哪些会计实务内容,在这个文章中,小编给会计朋友们详细介绍了财税人员需要了解的案例解析起征点与免征额的区别有哪些财税知识,也许能够帮您解决案例解析起征点与免征额的区别有哪些的财务和税务的问题。

案例解析起征点与免征额的区别有哪些

答:对于起征点与免征额的区别,我们不妨先看一下以下案例:

假设有甲、乙、丙3人,其当月的收入分别是1499元、1500元和1501元。现在我们规定1500元为纳税的起征点,并规定税率为10%。那么,这3人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时的纳税情况应该是:

甲的收入因为没有达到起征点而不纳税;

乙的收入正好达到起征点,应该全额计税,应纳税额=1500×10%=150(元);

丙的收入已经超过起征点,也应该全额计税,应纳税额=1501×10%=150.1(元)。

现在其他条件不变,我们规定1500元为免征额,这时,3人的纳税情况应该是:

甲的收入均在免征额之内而不纳税;

乙的收入正好属于免征额的部分,也不需要纳税;

丙的收入比免征额的数额要多,则需要纳税,但应该是收入中扣除免征额部分的余额部分纳税,应纳税额=(1501-1500)×10%=0.1(元)。

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同样的数额规定为起征点和规定为免征额,对那些收入在规定数额以下的人来说,似乎看不出什么差异,但对应收入超过规定数额的纳税人而言,其影响就截然不同了。乙和丙在两种不同规定的情况下,所纳的税额均相差150元之多。

那么,起征点与免征额是什么相信您应该也大概明白了:

起征点是税法规定征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数额。征税对象数额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或超过起征点的就其全部数额征税。规定起征点是为了免除收入较少的纳税人的税收负担,缩小征税面,贯彻合理负担的税收政策。

免征额即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中免于征税的数额。免征额部分不征税,只对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规定免征额是为了照顾纳税人的最低需要。可见,“起征点”与“免征额”是两个不同含义的概念。

同时,在今年的两会期间,关于个税起征点肖捷表示,在研究制定改革方案的时候,将根据居民消费水平等因素进行综合测算,确定是否提高免征额,该提高就提高。对于其他方面的收入项目、所得项目,比如财产转让等,会考虑继续实行分类征收。

看完本篇文章,对于起征点与免征额的区别相信您也应该有所了解了。同时,关于本文的案例,您可以多加阅读,以便更好的掌握起征点与免征额这一知识点。更多精彩内容,尽在会计实操。

以上是会计知识关于《案例解析起征点与免征额的区别有哪些》的全部内容,如果作为会计的您在学习「案例解析起征点与免征额的区别有哪些」时有疑问可联系客服或者在评论区留言评论。

会计网友正在阅读

· 继承土地、房屋权属是否应缴纳契税

· 增值税进项税抵扣范围

· 出售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如何做分录

· 网上申报成功如何查询

· 工资核算要设置哪些总账

· 利润分配怎么交税

· 兼营与混合销售有什么区别

· Excel万分号符号怎么打

· 代收的运输费用,进哪个科目

· 公司为员工交的社保能否税前扣除

· 记账凭证原始凭证之间的关系

· 资产负债表预付账款负数表示什么意思

会计朋友们正在学习

网友评论

免费领会计资料

10年老会计整理的51个行业会计分录!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最新留言
复制成功
微信号: guoguoma2727
加微信, 免费领取51个行业会计分录大全!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