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会计职称考试资料,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学习资料!

实际成本法会计分录怎么做(实际成本法是什么)

会计学习资料12023-02-24

这篇会计分录的文章要给大家谈谈实际成本法会计分录怎么做,以及实际成本法是什么对应的会计知识点,希望对会计朋友学习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结转已销售产品的实际成本怎样编制会计分录

1:结转完工产品入库:

借:库存商品-A产品40000

贷:生产成本-A产品40000

借:库存商品-B产品25000

贷:生产成本-B产品25000

2:销售产品:

借:银行存款86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A产品42735.04

贷:主营业务收入-B产品30769.23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12495.73

注:销售价按含税价计算

3: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A产品20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B产品15000

贷:库存商品A产品20000

贷:库存商品-B产品15000

扩展资料:

在结转成本时,应根据“主营业务成本计算单”作如下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对于零售商品,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方式。

月终,为计算出销售商品的实际成本,必须按一定的方法计算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

(1)综合差价率计算法;

(2)分类差价率计算法(或柜组差价率计算法);

(3)盘存商品进销差价率计算法。

(一)月末,企业应根据本月销售各种商品、提供的各种劳务等实际成本,计算应结转的主营业务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库存商品”、“劳务成本”科目。

采用计划成本或售价核算库存商品的,平时的营业成本按计划成本或售价结转,月末,还应结转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产品成本差异或商品进销差价。

企业以库存商品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或债务重组,应按照该用于交换或抵债的库存商品的账面余额。

借记本科目,贷记“库存商品”科目。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二)企业本期发生的销售退回,一般可以直接从本月的销售商品数量中减去,也可以单独计算本月销售退回商品成本,借记“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根据建造合同准则确认合同收入时,按应确认的合同费用,借记本科目,按应确认的合同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工程施工——合同毛利”科目。

合同完工时,还应按相关建造合同已计提的预计损失准备,借记“存货跌价准备——合同预计损失准备”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主营业务成本

A产品已全部完成,共2000件,按其实际成本入账,请问会计分录怎么写,请解释一下原因,十分感谢

假设A产品单位成本是10元,那么2000件成本就是20000元。结转产品成本的会计分录就是:

借: 产成品——A产品 20000

贷:生产成本——A产品 20000

该分录的意思是:产成品成本增加;本月归集的 生产成本减少,也就是生产成本转入产成品,生产成本余额为“在产品”成本。产品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的是材料费人工费,间接的是制造费用。

拓展资料:

一、实际成本法

实际成本法是指以中间产品生产时发生的生产成本作为其内部转移价格的方法。由于实际成本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及计算程序较为简便,不利于企业成本的深入分析。

实际成本法包括以下三种:

1、品种法,按品种简单归集和分配成本,不要求分步骤核算成本。

2、订单法(分批法),是以生产订单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3、分步法,是以产品的品种及其所经过的生产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生产成本的方法。

二、计划成本法

1、计划成本法是指企业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余均按预先制定的计划成本计价,同时另设“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作为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联系的纽带,用来登记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差额,同时计划成本法下存货的总分类和明细分类核算均按计划成本计价。

2、这种方法适用于存货品种繁多、收发频繁的企业。如果企业的自制半成品、产成品品种繁多的,或者在管理上需要分别核算其计划成本和成本差异的,也可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

三、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的区别:

1、账户使用的不同:实际成本法下,购买的尚未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记入“在途物资”科目,计划成本法下,购买的尚未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记入“材料采购”科目,同时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之间的差额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2、计入成本费用时,实际成本可以直接转入,但是计划成本法首先要将计划成本转入,然后将“材料成本差异”转入到相关的成本费用

实际成本法的会计分录

实际成本法的情况下,购进的时候账务处理是,

借:库存商品—某某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之后销售结转成本的时候账务处理是,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某某商品。

A b 材料运达企业按实际成本入账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1.材料与发票同到:

借: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 税(进项 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其他货币 资金、应付据、应付账款等)

2.材料未到、发票已到: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其他货币资金、应付据、应付账款等)

3.材料验收入库时: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4.材料已到发票未到:

月末仍未收到单据时,材料按暂估价值入账: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5.下月初作红字的会计分录予以冲回:

借:原材料(红字)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红字)

6.等发票到后进行会计处理: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其他货币资金、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

7.采用预付货款方式采购材料时:

预付货款时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8.收到材料并验收入库时: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预付账款

9.补付货款时: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10.发出材料时:

借:生产成本(直接材料成本)

制造费用(间接材料成本)

销售费用(销售环节消耗 管理费用(行政环节消耗)

研发支出(研发环节消耗委托加工物资(发出加工材料)

贷:原材料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需要及时的购入自己的原材料,企业步入原材料的时候,可能会使用很多的核算方法来核算原材料的成本,有的时候企业核算原材料成本的时候,是按照实际成本来进行入账处理的,本文将会详细介绍一下材料,按实际成本入账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自制的原材料的实际成本法的核算会计分录

一、自制材料入库的会计分录:

(1)如果企业按实际成本核算。

借:原材料

贷:生产成本

(2)如果按计划成本核算。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生产成本(实际成本)

借或贷:材料成本差异(实际大于计划的差额记借方,实际小于计划的差额记贷方)。

二、解释:

“原材料”账户属资产类账户。材料入库,库存的材料增加,记“原材料”账户的借方。

入库的材料是自制的,其成本通过“生产成本”账户进行归集和计算,完工后从“生产成本”账户中转出。“生产成本”账户属成本类,结转完工产品成本记入贷方。

三、详细规定请参看《会计实务》“存货”一章的有关内容。

购入货物,有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怎么做会计分录

一、购入货物,计划成本法下的会计分录:

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

验收入库后按计划成本计入“原材料”,两者的差额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中核算: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

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或)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

二、购入货物,实际成本法下的会计分录

借:在途物资(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

验收入库时:

借:原材料(实际成本)

贷:在途物资(实际成本)

三、购入货物,有计划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的区别

1、涉及的会计科目不同

计划成本法,科目为:材料采购,而实际成本法科目是在途物资

2、入库金额不同

计划成本法是按计划成本入库,存在材料成本差异,而实际成本按实际成本入库

实际成本法会计分录怎么做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啦,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实际成本法是什么、实际成本法会计分录怎么做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会计朋友们正在学习

网友评论

免费领会计资料

10年老会计整理的51个行业会计分录!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