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会计职称考试资料,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学习资料!

残疾人保证金计税依据是什么?

会计学习资料3442023-01-07

本篇是关于残疾人保证金计税依据是什么?会计考试资料内容,正文详细介绍了财税人员工作和学习过程中残疾人保证金计税依据是什么?的相关财税知识,可能能您解决残疾人保证金计税依据是什么?的财税学习和工作问题。

微信号:guoguoma2727
加微信, 免费领取51个行业会计分录大全!
复制微信号

残疾人保证金计税依据是什么?

"保障金"是指在实施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地区,凡安排残疾人达不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比例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根据地方有关法规的规定,按照年度差额人数和上年度本地区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交纳用于残疾人就业的专项资金."保障金"按属地原则交纳,中央部门所属单位按照所在地地方法规的有关规定办理.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有关规定,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达到规定的安排比例.

企业、城乡集体经济组织交纳的"保障金"从管理费用中列支,机关、团体和事业单位交纳的"保障金"从单位预算经费包干结余或收支结余中列支.

凡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规定比例的用人单位,按其差额人数全额征收保障金;差额不足一人的,按差额比例计算缴纳.用人单位安排一名盲人按2人计算.

应缴纳的保障金=(单位上年度在职职工总数×1.5%-已安排残疾职工人数)×本地区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

在职职工总数,按用人单位年平均职工人数核定,也可参照人事、劳动、统计等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提供的人数核定.

安排残疾人就业必须是单位正式职工或与单位依法签定1年(含1年)以上劳动合同,按国家规定由所在单位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并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职工.已安排的残疾军人和因工致残人员,经鉴定符合国务院规定的残疾标准,并办理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方可计入安置比例.

本地区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以当地统计行政部门公布的数据为准.

假定您所在地的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0000元,单位上年度在职职工总数为200人,无残疾人.

应缴纳的保障金=200*20000*1.5%=60000元.

北京地区残疾人保障金的征收标准:

应缴纳的保障金=(单位上年度在职职工总数×1.7%-已安排残疾职工人数)×本地区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60%

以上内容便是会计资讯关于《残疾人保证金计税依据是什么?》的全部解读,各位会计朋友如果在学习「残疾人保证金计税依据是什么?」时有相关的财税问题,学习问题均可在评论区留言评论。

会计网友正在阅读

会计朋友们正在学习

网友评论

复制成功
微信号: guoguoma2727
加微信, 免费领取51个行业会计分录大全!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