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会计职称考试资料,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学习资料!

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处理

会计学习资料4242022-12-05

这篇文章是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处理会计实务内容,正文详细介绍了财税人员工作和学习过程中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处理的相关财税知识,也许能够您解决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处理的财税学习和工作问题。

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处理

1、“固定资产”账户“固定资产”账户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原价。借方:登记企业增加的固定资产原价贷方:登记企业减少的固定资产原价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期末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

2、“累计折旧”账户(特殊资产账户)“累计折旧”账户属于“固定资产”账户的备抵账户,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贷方:登记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增加额)借方:登记减少的固定资产转出的累计已提折旧(减少额)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累计数

3、企业购入的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是指企业购置的固定资产不需要安装,可直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4、自建的固定资产(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和自建的固定资产的处理是类似的),成本=工程用物资成本+人工成本+相关税费。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哪些

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1.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原价×(1-预计净残值/原价)÷预计使用年限

=原价×年折旧率

2.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2/预计使用年限

最后两年改为年限平均法

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

4.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年折旧率用一递减分数来表示,将逐期年数相加作为递减分数的分母,将逐期年数倒转顺序分别作为各年递减分数的分子。

【举例】比如5年,折旧率分别为5/(1+2+3+4+5),4/(1+2+3+4+5),3/(1+2+3+4+5),2/(1+2+3+4+5),1/(1+2+3+4+5)。

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处理。可折旧固定资产并不是所有固定资产都计提折旧,可折旧固定资产应具备条件是:使用年限有限而且可以合理估计,也就是说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被逐渐损耗直到没有使用价值。

上述是会计实务关于《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处理》的全部解读,各位会计朋友如果在学习「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处理」时有相关的财税问题,学习问题均可在评论区留言评论。

其他会计朋友正在阅读

· 超市收取进场费的会计分录

· 期初余额与年初余额有何区别

· 公司股东退股货物如何核算

· 仓储业营改增后增值税的账务处理

· 职工教育经费会计分录

· 增值税纳税申报比对执行时间延期至5月1日

· 股东聚餐计入什么科目

· 营业税中允许扣除的规定

· 公司组织的团建活动费用怎么记账

· 如何查询以前申报的个税

· 借款人和还款人不一致怎么处理

·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扣除比例

·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方法

· 建筑安装合同印花税账务处理

会计朋友们正在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