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会计职称考试资料,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学习资料!

比多应该怎么做会计分录(比多用什么法)

会计学习资料52023-04-18

会计学习网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是有关比多应该怎么做会计分录的会计知识,希望对于会计朋友学习比多用什么法的过程中有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会计收入比支出多怎么记会计分录

这种情况可以冲出原有做收入、税金等相关科目并作详细说明,重新开发票,把不须要开票的也作上、做相关科目即可。

计提的收入大于实际发生的金额要如何冲回,会计分录如何做:红字冲销法 借:应收账款 (用红字数字填写多出的数)贷:主营业务收入(用红字数字填写多出的数)并用红字数字记账,结账时红字数字从合计中减去。

如果实发工资大于应发工资,可以调整到其他应收款。多发工资原因是当月实际多计提工资造成多发工资,在工资编制理由是不影响税收,只影响企业当月多支付成本费用问题。

银行存款取得的利息收入,一般是用来冲减财务费用的,因为财务费用的余额一般在借方,所以,可以用借方负数(红字凭证)来表示。

成本大于收入,说明你们是亏损的。通过本年利润体现。

进项比销项多怎么做会计分录

1、进项大于销项,不用单独做分录,只需要将多余的金额留底即可,一般月份终了,将当月应交未交增值税额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转入“未交增值税”科目。

2、把进项税、销项税明细科目余额结平。 也就是说对于应交增值税-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明细科目,每月的明细科目借贷方余额可不结平,但在年底必须要结平各明细科目。

3、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4、企业本期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项税则留抵到下月,本期不需结转。月末,如果有留抵税额,企业应将本月多交的增值税做如下会计处理: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5、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计算留抵: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应交增值税。如果进项额大于销项就是留抵,放在帐上就可以。

6、进项大于销项,不用单独做分录,只需要将多余的金额留底即可。一般月份终了,将当月应交未交增值税额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转入未交增值税科目。

进项税额比销项税额多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把进项税、销项税明细科目余额结平。 也就是说对于应交增值税-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明细科目,每月的明细科目借贷方余额可不结平,但在年底必须要结平各明细科目。

进项大于销项,不用单独做分录,只需要将多余的金额留底即可,一般月份终了,将当月应交未交增值税额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转入“未交增值税”科目。

进项大于销项不需要做分录。月度终了,企业应当将当月应交未交或多交的增值税自“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转入“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

实发工资比计提工资多如何做会计分录?

计提的工资比发放的工资多怎么处理 正常做分录,发工资时,会计分录为: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

如果实发工资大于应发工资,可以调整到其他应收款。多发工资原因是当月实际多计提工资造成多发工资,在工资编制理由是不影响税收,只影响企业当月多支付成本费用问题。

如果工资计提数小于实际发放数,就补计提;如果工资计提数大于实际发放数,就把多计提的金额冲销。会计分录亦称“记账公式”。简称“分录”。它根据复式记账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账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

上月实际计提应发工资为20000,发放时发成23000,发放之后借方余额3000元;本月计提时多计提3000元就可以了,本月计提25000,发放22000元,余额就平了,不需要专门做会计分录调整。

出库金额比入库金额多会计分录怎么做

1、相差这么多,不可能是计量误差造成的。首先,要核实一下期初是否有库存余额;其次,认真核查一下在收、发料环节是否存在差错;最后,如果查实后还有少量差额,应当按照财产清查的方法做账务处理即可。

2、如果是第一种情况,建议用暂估价入账,待发票到后红字把暂估入库冲回,再按票面价格和税金重新登账,这样就不会发生你说的情况了。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建议多出来的库存作为盘盈处理,冲抵当期管理费用。

3、可以作为盘盈处理;便于管理,但企业不划算。出库就按入库吨数记;如果单独一笔,最好这样处理。

4、具体一点, 材料入库的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材料出库时,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原材料 原材料 即原料和材料。

通过上述对比多应该怎么做会计分录和比多用什么法的解读,相信作为会计的您一定有了深入的理解,如果未能解决您的会计分录疑问,可在评论区留言哟。

会计朋友们正在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