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会计职称考试资料,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学习资料!

退回折扣怎么做会计分录(销售退回按折扣后还是折扣前)

会计学习资料32023-03-30

今天给各位分享退回折扣怎么做会计分录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销售退回按折扣后还是折扣前进行解释,如果未能解决您的会计分录问题,可在评论区留言!

本文目录一览:

退货款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退货的会计分录分两种情况,销售退货和采购退货,具体的会计分录书写如下:

1、销售退货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一般纳税企业)(红字)

同时,冲回成本

借:库存商品

贷:主营业务成本

2、进货退货

借: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一般纳税企业)(红字)

贷:库存商品

扩展资料:

库存商品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生产的产成品一般应按实际成本核算,产成品的入库和出库,平时只记数量不记金额,期(月)末计算入库产成品的实际成本。生产完成验收入库的产成品,按其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农产品”等科目,贷记“生产成本”、“消耗性生物资产”、“农业生产成本”等科目。

产品种类较多的,也可按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其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可以单独设置“产品成本差异”科目,比照“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核算。

采用实际成本进行产品日常核算的,发出产品的实际成本,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认定法计算确定。

对外销售产成品(包括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产成品),结转销售成本时,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发出产品还应结转产品成本差异,将发出产品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二)购入商品采用进价核算的,在商品到达验收入库后,按商品进价,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在途物资”等科目。委托外单位加工收回的商品,按商品进价,借记本科目,贷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

购入商品采用售价核算的,在商品到达验收入库后,按商品售价,借记本科目,按商品进价,贷记“银行存款”、“在途物资”等科目,按商品售价与进价的差额,贷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

委托外单位加工收回的商品,按商品售价,借记本科目,按委托加工商品的账面余额,贷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按商品售价与进价的差额,贷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

对外销售商品(包括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商品),结转销售成本时,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

采用进价进行商品日常核算的,发出商品的实际成本,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认定法计算确定。采用售价核算的,还应结转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三)企业(房地产开发)开发的产品,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时,按实际成本,借记“开发产品”科目,贷记“开发成本”科目。期末,企业结转对外转让、销售和结算开发产品的实际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开发产品”科目。

企业将开发的营业性配套设施用于本企业从事第三产业经营用房,应视同自用固定资产进行处理,并按营业性配套设施的实际成本,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开发产品”科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库存商品

退货差价怎样做会计分录

1.如果购买的东西是费用,可以直接按差价补做一张凭证

借:管理费用(或营业费用等)

贷:现金等

2.如果购买的东西是商品

借:库存商品--新换商品(补差价)

贷:现金等(补差价)

同时:

借:库存商品--新换商品

贷:库存商品--退的商品

【拓展资料】

一、退货时的会计分录如何做?

退货的会计分录:1.尚未确认销售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退回:

借:库存商品

贷:发出商品

如果发出商品时已经发生了纳税义务,需要在退回时考虑: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2.已确认销售商品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退回:

借: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同时:

借:库存商品

贷:主营业务成本

如果购买方享受了现金折扣,发生销售退回时应将扣除现金折扣后的金额退回购买方,会计处理为:

借: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财务费用(现金折扣的金额)

二、什么叫会计分录?

1.会计分录亦称“记账公式”,简称“分录”。是根据复式记账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账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

2.会计人员在登记账户前,通过记账凭证编制会计分录,能够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归类情况,有利于保证账户记录的正确和便于事后检查。

3.每项会计分录主要包括记账符号,有关账户名称、摘要和金额。

4.根据会计分录涉及账户的多少,可以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简单分录是指只涉及两个账户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复合分录是指涉及两个(不包括两个)以上账户的会计分录。

税收优惠退回税款的会计分录

一、正面回答

税收优惠退回税款的会计分录按以下格式做

1、次月收到税务退回多交增值税时,借:银行存款(蓝字),贷:应缴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增值税(红字);

2、月末结转税务退回多交增值税,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本期转入数。

二、分析详情

税收优惠退回税款也是税费返还,是税务局通过先征后退、即征即退等办法向企业返还的税款,企业退回税款,应当通过银行存款科目以及应交税费等相关二级科目核算。银行存款是企业储存在银行的款项,是货币资金的组成部分。收到税务局退回的税金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认对应的账目。出现纳税人所缴税款超过应纳税额时,需要办理税款退还手续。若是由纳税人发现多缴税款的,可以自结算之日起3年内填写申请退款书,向税务机关要求退款,税务机关应于收到纳税人申请退款书之日起60日内予以退还,也可按纳税人的要求抵缴下期应纳税款。

三、税收优惠退回的税金怎么入账

1、企业收到的返还的附加税_原计入税金及附加科目的各种税金,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入账;

2、企业实际收到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税后返还的增值税或直接减免的增值税,记入“营业外收入”科目的贷方

要退回多收款项怎么做会计分录?

一、需要分两种情况进行处理:

1、主要原因是企业预先付款给多了,因此退回多收款项。相应的会计分录为:

借:预收账款

贷:银行存款

在日常核算中,预收账款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入账,如预收的材料、商品采购货款等。

2、客户支付的是票据太多,因此多余的费用退回.此时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货币资金或应收票据

二、收到10万元的银行汇票时会计分录为: 

借: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100000

贷:营业收入-90000

其他应付款-10000

退回多收款项时会计分录为:

借:其他应付款-10000

贷: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10000

扩展资料

应收款项相关的会计分录:

1、发生赊销时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银行存款  (各类垫付款项)

此处一定要注意企业进行折扣销售时的账务处理,发生商业折扣,按扣除折扣后的金额入账,发生现金折扣,按总价法入账。

2、收到款项时

正常情况收回应收金额

借:银行存款(按实际收回金额)

贷:应收账款

发生现金折扣后,收回金额时

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

贷:应收账款

3、商业汇票结算时

借:应收票据

贷:应收账款

有的企业不单独设置“预收账款”科目,那么就可以通过“应收账款”的贷方核算,如果企业“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在贷方,就表示企业预售的款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应收账款

销售退回的商品怎么做会计分录

要按卖出时能否估计销售退回情况来区分。

假设销售时无法估计退货数量,收到款项时确认为预收账款,退货期满后确认收入

借 银行存款

贷 预收账款

借 发出商品

贷 库存商品

借 预收账款

贷 主营业务收入

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

借 主营业务成本

贷 发出商品

假设估计退货为0,出售时正常确认收入,实际发生退回时,反向冲销已经确认的收入和成本

借 主营业务收入

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

库存商品

贷 银行存款

主营业务成本

假设销售时可以估计退货情况,按最佳估计数确认一项预计负债,

借 银行存款

贷 主营业务收入

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

借 主营业务成本

贷 库存商品

借 主营业务收入

贷 主营业务成本

预计负债

实际发生退货时

借 库存商品

预计负债

贷 银行存款

扩展资料:

先冲减销售收入

借:商品销售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再入库

借:库存商品

贷:商品销售成本

销售商品退回作相反分录借: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应收账款等等(相应科目)同时,把结转的成本也要冲回

借:库存商品

贷:主营业务成本

退回销售商品时,做红字冲销凭证

借:银行存款等(红字)

贷:主营业务收入(红字)

贷:应交税金--增值税(红字)

同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红字)

贷:库存商品(红字)

格式:

第一:应是先借后贷,借贷分行,借方在上,贷方在下;

第二:贷方记账符号、账户、金额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贷方在右。

会计分录的种类包括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其中简单分录即一借一贷的分录;复合分录则是一借多贷分录、多借一贷以及多借多贷分录。一般不宜把不同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关于退回折扣怎么做会计分录和销售退回按折扣后还是折扣前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会计分录技巧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会计分录相关的文章,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会计朋友们正在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