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会计职称考试资料,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学习资料!

计算是怎么写会计分录(计算的计是怎么写的)

会计学习资料12023-03-10

会计学习网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是有关计算是怎么写会计分录的会计知识,希望对于会计朋友学习计算的计是怎么写的的过程中有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计算所得税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1、计提所得税: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结转: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根据会计分录涉及账户的多少,可以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

简单分录是指只涉及两个账户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复合分录是指涉及两个(不包括两个)以上账户的会计分录。

拓展资料:

会计分录亦称“记账公式”。简称“分录”。它根据复式记账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账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在登记账户前,通过记账凭证编制会计分录,能够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归类情况,有利于保证账户记录的正确和便于事后检查。每项会计分录主要包括记账符号,有关账户名称、摘要和金额。会计分录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简单分录也称“单项分录”。是指以一个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个账户的贷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复合分录亦称“多项分录”。是指以一个账户的借方与几个账户的贷方,或者以一个账户的贷方与几个账户的借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

层析法

层析法是指将事物的发展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和层次,逐层递进分析,从而最终得出结果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层析法进行编制会计分录教学直观、清晰,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步骤如下:

1、分析列出经济业务中所涉及的会计科目。

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

2、分析会计科目的性质,如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等。

3、分析各会计科目的金额增减变动情况。

4、根据步骤2、3结合各类账户的借贷方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增加或减少),来判断会计科目的方向。

5、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编制会计分录。

此种方法对于学生能够准确知道会计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非常有效,并且较适用于单个会计分录的编制。

业务链法

所谓业务链法就是指根据会计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组成一条连续的业务链,前后业务之间会计分录之间存在的一种相连的关系进行会计分录的编制。

此种方法对于连续性的经济业务比较有效,特别是针对于容易搞错记账方向效果更加明显。

记账规则法

所谓记账规则法就是指利用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进行编制会计分录。

产品成本计算表的会计分录应该怎么写

产品成本计算表的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为了核算生产成本,可设置生产成本账户进行核算,并可以分设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账户核算。制造费用在未计入各产品成本计算对象之前,应先在制造费用账户中进行归集核算,然后再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各产品成本之中。

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加上期初在产品成本,减去期末在产品成本,便能计算出本期完工产品成本。

期初在产品成本 + 本期发生生产费用 = 本期完工产品成本 +期末在产品成本

扩展资料: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发生的各项生产成本,包括生产各种产品(产成品、自制半成品等)、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

企业(农业)进行农业生产发生的各项生产成本,可将本科目改为“5001 农业生产成本”科目,并分别种植业、畜牧养殖业、林业和水产业确定成本核算对象(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公益性生物资产和农产品)和成本项目,进行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企业(房地产开发)可将本科目改为“5001 开发成本”科目。

二、本科目可按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进行明细核算。

基本生产成本应当分别按照基本生产车间和成本核算对象(产品的品种、类别、定单、批别、生产阶段等)设置明细账(或成本计算单,下同),并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设置专栏。

三、生产成本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发生的各项直接生产成本,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原材料”、“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

各生产车间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制造费用”科目。

辅助生产车间为基本生产车间、企业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提供的劳务和产品,期(月)末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给各受益对象,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其他业务成本”、“在建工程”等科目,贷记本科目(辅助生产成本)。

企业已经生产完成并已验收入库的产成品以及入库的自制半成品,应于期(月)末,借记“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

(二)生产性生物资产在产出农产品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借记“农业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等科目。

农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应由农产品、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共同负担的费用,借记“农业生产成本——共同费用”科目,贷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农业生产成本”等科目。

期(月)末,可按一定的分配标准对上述共同负担的费用进行分配,借记“农业生产成本——农产品”、“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公益性生物资产”等科目,贷记“农业生产成本——共同费用”科目。

应由生产性生物资产收获的农产品负担的费用,应当采用合理的方法在农产品各品种之间进行分配;如有尚未收获的农产品,还应当在已收获和尚未收获的农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生产性生物资产收获的农产品验收入库时,按其实际成本,借记“农产品”科目,贷记本科目(农产品)。

四、“生产成本”账户是成本计算类账户。借方登记生产经营过程中某阶段所发生的应计入成本的全部费用,贷方登记转出已结束生产经营某个阶段的实际成本。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加工完成的在产品成本或尚未收获的农产品成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产成本

计算利息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计算利息: 当月利息=本金×年利率÷12 会计分录: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借:银行存款350000

贷:短期借款350000 每月利息:350000*6%/12=1750元 1-5月底

借:财务费用1750

贷:其他应付款1750 6月底

借:财务费用1750 其他应付款8750 短期借款350000

贷:银行存款360500

会计分录的种类包括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其中简单分录即一借一贷的分录;复合分录则是一借多贷分录、多借一贷以及多借多贷分录。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拓展资料

1.会计分录亦称“记帐公式”。简称“分录”。它根据复式记帐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帐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 在登记帐户前,通过记帐凭证编制会计分录,能够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归类情况,有利于保证帐户记录的正确和便于事后检查。每项会计分录主要包括记帐符号,有关帐户名称、摘要和金额。

2.会计分录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 简单分录也称“单项分录”。是指以一个帐户的借方和另一个帐户的贷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复合分录亦称“多项分录”。是指以一个帐户的借方与几个帐户的贷方,或者以一个帐户的贷方与几个帐户的借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 为了保证帐户对应关系的正确、清晰、便于了解经济业务的内容,会计分录必须严格掌握一借多贷或一贷多借的基本原则,不允许多借多贷。

三要素

一,记账方向(借方或贷方)

二,账户名称(会计科目)

三,金额

会计分录时注意:

1、会计分录的摘要一定要简洁明了,不能太复杂和难懂,业务涉及那些会计科目,会计科目属于哪类。

2、会计科目的使用一定要准确,确定会计科目借贷方向、金额。即:借贷方向、科目名称、金额必须全部具备、正确。

3、不能乱用会计科目,凡是有明细科目的,必须把明细科目写上,明细科目一定要保持连贯性和持续性,一个客户不能挂几个会计科目,不能随意使用会计科目。

写会计分录的方法

很多财会人员在处理会计业务时,总是不假思索地盲目编制记账凭证(教学中称编制会计分录),缺乏必要的分析、计算过程,结果导致账务处理出现各种错误,例如:会计科目运用错误,计量的金额不正确,或者借贷双方不平衡等。

笔者通过多年教学与实践的摸索,认为编制会计分录与会计计算公式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倘若从会计计算公式的角度来编制会计分录,则能确保万无一失,一目了然。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阐释,供同行们参考。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置(出售)

企业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在处置时会产生处置损益,正确确认处置损益,是该类业务的主要会计问题。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置损益的计算,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处置损益=实际收到的价款-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成本”明细账的借方余额+“公允价值变动”明细账的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

公式中“成本”明细账的余额同向相加,异向相减。

需要说明的是,上式中最后扣除的“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是指投资企业原已计入应收项目的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在处置该交易性金融资产时,仍然未收回,所以,根据谨慎性原则,为不高估收益,该项“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对应的投资收益不应包括在处置损益中,而应由下一个购买单位在持有期间确认投资收益。

上式计算的结果若为正数,则属于处置收益,应记入“投资收益”科目的贷方;若为负数,则属于处置损失,应记入“投资收益”科目的借方。那么,如何通过计算公式编制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置的会计分录呢?现举例说明如下:

例1:2014年5月18日,兴华公司从二级市场购入了甲公司股票50000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2015年3月10日,甲公司宣告2014年度的利润分配方案,每股分派现金股利0.2元,并拟于2015年4月20日发放。2015年4月1日,兴华公司将持有的甲公司股票出售,实际收到售价款328000元。股票出售日,甲公司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明细账户余额情况是:“成本”明细账借方余额为258000元,“公允价值变动”明细账借方余额为48000元。

要求:编制2015年4月1日兴华公司出售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分录。

为编制兴华公司出售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分录,首先,必须计算其处置损益,根据前述计算公式可得:

然后,对照上述表达式确认相关会计分录中借、贷方科目。

①为实际收到的售价款,故应增加银

生产成本计算时怎么做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直接材料 5000.00 制造费用-物料消耗 1000.00

贷:原材料-A材料 5000.00 原材料-C材料 1000.00

会计分录亦称“记账公式”。简称“分录”。它根据复式记账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账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在登记账户前,通过记账凭证编制会计分录,能够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归类情况,有利于保证账户记录的正确和便于事后检查。每项会计分录主要包括记账符号,有关账户名称、摘要和金额。会计分录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简单分录也称“单项分录”。是指以一个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个账户的贷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复合分录亦称“多项分录”。是指以一个账户的借方与几个账户的贷方,或者以一个账户的贷方与几个账户的借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

拓展资料:

1.三要素 一,记账方向(借方或贷方) 二,账户名称(会计科目) 三,金额

2. 种类 根据会计分录涉及账户的多少,可以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 简单分录是指只涉及两个账户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复合分录是指涉及两个(不包括两个)以上账户的会计分录

3.方法 层析法 层析法是指将事物的发展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和层次,逐层递进分析,从而最终得出结果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层析法进行编制会计分录教学直观、清晰,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步骤如下:

(1) 分析列出经济业务中所涉及的会计科目。

(2) 分析会计科目的性质,如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等会计分录 。

(3) 分析各会计科目的金额增减变动情况。

(4) 根据步骤2、3结合各类账户的借贷方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增加或减少),来判断会计科目的方向。

(5) 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编制会计分录。 此种方法对于学生能够准确知道会计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非常有效,并且较适用于单个会计分录的编制。

综上就是 kj.yyrjxz.com 小编关于计算是怎么写会计分录的会计分录知识的个人见解,如果能够提供给您解决计算的计是怎么写的账务问题时的帮助,您可以在评论区留言点赞哟。

会计朋友们正在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