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会计职称考试资料,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学习资料!

个人所得税涉及的捐赠如何计算?法律依据是什么?

会计学习资料1712022-12-22

本篇是有关个人所得税涉及的捐赠如何计算?法律依据是什么?税务知识内容,下文详细介绍了企业日常业务过程中个人所得税涉及的捐赠如何计算?法律依据是什么?的相关财税处理技巧,我们相信一定能够您解决个人所得税涉及的捐赠如何计算?法律依据是什么?的困扰。

微信号:guoguoma2727
加微信, 免费领取51个行业会计分录大全!
复制微信号

最近会计网在后台中收到了粉丝提问,称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所涉及的捐赠并不清楚具体怎么计算,相关的法律依据是什么,下面会计网就跟大家详细解答。

问:在计算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应纳所得税额时,对于涉及的捐赠(发票符合要求,2019年1月份捐赠,未作扣除)以(年终奖—捐赠金额)÷12选择适用税率,这样计算是否正确?

答:《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二款规定,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捐赠的部分,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从应纳税所得中扣除。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税法第六条第二款所说的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的捐赠,是指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

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捐赠后申请退还已缴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规定,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和立法精神,允许个人在税前扣除的对教育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的捐赠,其捐赠资金应属于其纳税申报期当期的应纳税所得;当期扣除不完的捐赠余额,不得转到其他应税所得项目以及以后纳税申报期的应纳税所得中继续扣除,也不允许将当期捐赠在属于以前纳税申报期的应纳税所得中追溯扣除。

根据上述规定,个人对公益性事业的捐赠,其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从其应纳所得额中扣除。但应注意以下两点:首先应当从发生公益性捐赠的当月应税收入中扣除,如问题中发生在2019年1月的公益性捐赠,应当从2019年1月本人的应税收入中计算扣除;其次应当全额,也就是以未扣除公益捐赠前的应税收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以应纳税所得额乘以30%计算出可以在税前扣除的标准,超过30%的按照30%扣除,未超过30%的按照实际发生数扣除。而不是先从应税收入中减除捐赠数额。

以上是会计实务关于《个人所得税涉及的捐赠如何计算?法律依据是什么?》的全部解读,各位会计朋友如果在学习「个人所得税涉及的捐赠如何计算?法律依据是什么?」时有财税问题可在评论区进行交流哟。

会计网友正在阅读

· 二手房交易税收优惠政策有哪些?

· 企业破产后,非债权人承受破产企业的房产是不是缴纳契税

· ​会计概述资产会计等式是怎样的

· 小规模纳税人免税销售额含税吗?

· 免征额是否越高越好

· ​医疗机构医保收入怎么记账?

· 小规模纳税人补交上年增值税如何做帐

· 企业基本户没有存款会扣年费吗?

· 银行直接扣费的增值税分录怎么写?

· 公司注销其他应付款如何处理

· ​预计产品质量保证金计入什么科目?

· 固定资产清理出售的账务处理

· ​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如何处理

· 建筑施工企业过磅费入哪个费用科目?

会计朋友们正在学习

网友评论

免费领会计资料

10年老会计整理的51个行业会计分录!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最新留言
复制成功
微信号: guoguoma2727
加微信, 免费领取51个行业会计分录大全!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