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会计职称考试资料,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学习资料!

​诉讼时效的中止是什么?

会计学习资料3772022-12-07

这是一篇有关​诉讼时效的中止是什么?会计分录内容,在这个文章中,小编给会计朋友们详细介绍了财税人员需要了解的​诉讼时效的中止是什么?财税知识,也许能帮您解决​诉讼时效的中止是什么?的财务和税务的问题。

诉讼时效的中止是什么?

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进行期间,因发生法定事由阻碍权利人行使请求权,诉讼依法暂时停止进行,并在法定事由消失之日起继续进行的情况,又称为时效的暂停.对此,我国《民法通则》第139条予以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诉讼时效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诉讼时效中止的时间:

只有在诉讼时效的最后6个月内发生中止事由,才能中止诉讼时效的进行.如果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以前发生权利行使障碍,而到最后6个月时该障碍已经消除,则不能发生诉讼时效中止;如果该障碍在最后6个月时尚未消除,则应从最后6个月开始时起中止时效期间,直至该障碍消除.

诉讼时效的中止与中断有什么区别?

诉讼时效中断与中止的区别在于:

1.发生的时间不同.时效中断可发生在时效期间的任何阶段;时效中止只能发生在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内.

2.法定事由不同.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可以决定的事实,如起诉、请求;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不能左右的事实,如不可抗力、债务人失踪等.

3.法律后果不同.时效中断,中断的法定事由发生前已经过去的时效期间不再计算,从法定事由发生后重新开始计算诉讼时效期间,实际是前后两个时效;时效中止是将中止的期间暂停计算,待法定中止事由消除后,继续计算时效期间.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民法典》生效时间为2021年1月1日)

以上整理的资料内容,就是我们针对"诉讼时效的中止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全部解答,相信大家都知道诉讼时效的中止含义了吧!在此,大家还需要注意诉讼时效中止的时间,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好了解诉讼时效的中止,在此,小编还介绍了诉讼时效的中止与中断的区别.

以上便是会计学习资料关于《​诉讼时效的中止是什么?》的全部内容,如果作为会计的您在学习「​诉讼时效的中止是什么?」时有疑问可联系客服或者在评论区留言评论。

会计网友正在阅读

· 建设工程审计包括哪些

· 营改增后还用交企业所得税吗

· 已认证的月饼发票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 应收账款质押办理流程

· 劳务分包和劳务派遣的区别

· 商业承兑汇票贴现和转让有什么区别

· 网上变更财务负责人怎么操作

· 车间领文具属于什么会计科目?

· 孵化企业是否可以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 暂估入账发票跨年什么时候冲销合适

· 负数发票的销售成本怎么做

· 增值税多交税款会计处理:

会计朋友们正在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