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会计职称考试资料,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学习资料!

金融企业会计分录怎么理解(金融企业的账务处理程序)

会计学习资料22023-03-31

会计学习网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是有关金融企业会计分录怎么理解的会计知识,希望对于会计朋友学习金融企业的账务处理程序的过程中有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时的会计分录怎么理解借

首先你思考下,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企业作为增值意图期望从众获利的资产,并且现在它在市场中大多是对债券、股票、基金的持有,这一部分的资产大多会是在公开市场购买获得,所以你按照成本方式去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成本就与实际中的成本反应不一致,无法满足客观性原则。

其次,投资收益这个是对应于资产所向,它是对应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获利行为的,相当于成本支出。

“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时的会计分录怎么理解

1、2009年1月10日购买时分录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600

应收股利 20 (根据准则规定包含的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20记入应收股利)

投资收益 5(手续费冲减投资收益,这点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不一样,可供入成本)

贷:银行存款 625

2、2009年1月30日,甲公司收到宣告的股利时,冲减前面的“应收股利”科目

借:银行存款 20

贷:应收股利 20

3、2009年6月30日股价,公允价值上升=200*3.2-200*3=40万元。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0

甲公司6月30日对外提供报表时,确认的投资收益=-5万元。

4、2009年8月10日乙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计入投资收益,金额=0.08*200=16万元,甲公司要做分录

借:应收股利 16

贷:投资收益 16

5、2009年8月20日甲公司收到分派的现金股利时,分录

借:银行存款 16

贷:应收股利 16

6、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期末每股市价为3.6元,又上涨了(3.6-3.2)*200=80万,分录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8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80

7、2010年1月3日以630万元出售该交易性金融资产,把“交易性金额资产”及明细科目余额全部冲掉,因为你把它卖了,所以这些科目不存在了,分录

借:银行存款630

 

(收到的价款)

投资收益 90(差额倒挤出来600+120-630=9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600 (购买的时候成本)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20(累计变动的金额 40+80=120)

同时,因为该金额资产处理了,所以要把原来藏起来的收益转为实际已经实现的收益,即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投资收益”,分录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20 (40+80)

贷:投资收益120

---->上面两笔分录等你熟练起来后,也可以合起来写:

借:银行存款 63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2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600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20

投资收益 30

累计的投资收益就是前面各分录里面“投资收益”科目的余额=-5+16-90+120=41,

如果问你处置该金额资产时应该确认的“投资收益”时,就是卖掉时

的那个投资收益30(-90+120),这里告诉你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卖的价-买的时候的成本=630-600=30。这样可以提高速度。

希望对你的问题有所帮助。

会计分录应如何去理解呢?

会计分录其实不难。关键在于对会计科目的理解。

要分清会计科目有五大类,资产,负债,损益,成本,权益。

这五大类的会计科目,哪个借方是增加,哪个贷方是减少,都需要了解并掌握。

在此基础上做会计分录会容易很多。

比如说。购买原材料未付款。

购买原材料是资产增加了,那么就是记原材料科目的借方。

而未付款则是负债增加了,那么就是记应付帐款的贷方。

所以,分录就是这样做

借:原材料

贷:应付帐款

多做多理解,就会熟练

请教融资方面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融资方面的会计分录需要按照以下内容来做:

一、融资性公司财务制度会计核算主要政策法规依据;

二、企业会计分录准则的适用;

三、会计分录报表的适用;

四、会计分录科目;

五、主要账务处理;

六、会计分录需要注意的问题。

具体:

借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

付利息时: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归还本金时:

借:其他应付款

贷:银行存款

拓展资料

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亦称“记帐公式”。简称“分录”。它根据复式记帐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帐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

在登记帐户前,通过记帐凭证编制会计分录,能够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归类情况,有利于保证帐户记录的正确和便于事后检查。

每项会计分录主要包括记帐符号,有关帐户名称、摘要和金额。会计分录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

简单分录也称“单项分录”。是指以一个帐户的借方和另一个帐户的贷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复合分录亦称“多项分录”。是指以一个帐户的借方与几个帐户的贷方,或者以一个帐户的贷方与几个帐户的借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

为了保证帐户对应关系的正确、清晰、便于了解经济业务的内容,会计分录必须严格掌握一借多贷或一贷多借的基本原则,不允许多借多贷。

方法

一、层析法

层析法是指将事物的发展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和层次,逐层递进分析,从而最终得出结果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层析法进行编制会计分录教学直观、清晰,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步骤如下:

1、分析列出经济业务中所涉及的会计科目。

2、分析会计科目的性质,如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等。

3、分析各会计科目的金额增减变动情况。

4、根据步骤2、3结合各类账户的借贷方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增加或减少),来判断会计科目的方向。

5、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编制会计分录。

此种方法对于学生能够准确知道会计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非常有效,并且较适用于单个会计分录的编制。

二、业务链法

所谓业务链法就是指根据会计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组成一条连续的业务链,前后业务之间会计分录之间存在的一种相连的关系进行会计分录的编制。

此种方法对于连续性的经济业务比较有效,特别是针对于容易搞错记账方向效果更加明显。

三、记账规则法

所谓记账规则法就是指利用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进行编制会计分录。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分录

如何理解会计分录

如何理解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亦称“记账公式”。简称“分录”。它根据复式记账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账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

在登记账户前,通过记账凭证编制会计分录,能够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归类情况,有利于保证账户记录的正确和便于事后检查。每项会计分录主要包括记账符号,有关账户名称、摘要和金额。

会计分录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简单分录也称“单项分录”。是指以一个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个账户的贷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复合分录亦称“多项分录”。是指以一个账户的借方与几个账户的贷方,或者以一个账户的贷方与几个账户的借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

通过上述对金融企业会计分录怎么理解和金融企业的账务处理程序的解读,相信作为会计的您一定有了深入的理解,如果未能解决您的会计分录疑问,可在评论区留言哟。

会计朋友们正在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