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会计职称考试资料,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学习资料!

居民个人取得境外所得,应如何计算境外所得抵免限额?

会计学习资料3192023-01-07

这篇是关于居民个人取得境外所得,应如何计算境外所得抵免限额?会计实务内容,正文详细介绍了财税人员工作和学习过程中居民个人取得境外所得,应如何计算境外所得抵免限额?的相关财税知识,可能能您解决居民个人取得境外所得,应如何计算境外所得抵免限额?的财税学习和工作问题。

居民个人取得境外所得,应如何计算境外所得抵免限额?答:我国居民个人境外所得应纳税额应按中国国内税法的相关规定计算,在计算抵免限额时采取“分国不分项”原则,具体分为以下三步:第一步:将居民个人一个年度内取得的全部境内、境外所得,按照综合所得、经营所得、其他分类所得所对应的计税方法分别计算出该类所得的应纳税额;第二步:计算来源于境外一国(地区)某类所得的抵免限额,如根据来源于A国的境外所得种类和金额,按照以下方式计算其抵免限额:1.对于综合所得,按照居民个人来源于A国的综合所得收入额占其全部境内、境外综合所得收入额中的占比计算来源于A国综合所得的抵免限额;其中,在按照《关于境外所得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 2020年第3号,以下简称3号公告)第三条第(一)项公式计算综合所得应纳税额时,对于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股权激励等依法单独计税的所得的,先按照税法规定单独计算出该笔所得的应纳税额,再与需合并计税的综合所得依法计算出的应纳税额相加,得出境内和境外综合所得应纳税额;2.对于经营所得,先将居民个人来源于 A 国的经营所得依照3号公告第二条规定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再根据该经营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占其全部境内、境外经营所得的占比计算来源于A国经营所得的抵免限额;3.对于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等其他分类所得,按照来源于A国的各项其他分类所得单独计算出的应纳税额,加总后作为来源于A国的其他分类所得的抵免限额。第三步:上述来源于境外一国(地区)各项所得的抵免限额之和就是来源于一国(地区)所得的抵免限额。

以上是会计资料关于《居民个人取得境外所得,应如何计算境外所得抵免限额?》的全部解读,各位会计朋友如果在学习「居民个人取得境外所得,应如何计算境外所得抵免限额?」时有相关的财税问题,学习问题均可在评论区留言评论。

会计网友正在阅读

会计朋友们正在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