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会计职称考试资料,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学习资料!

改变出口方式增利润

会计学习资料1202023-01-05

这是一篇有关改变出口方式增利润会计实操内容,正文详细介绍了财税人员工作和学习过程中改变出口方式增利润的相关财税知识,我们坚信能您解决改变出口方式增利润的财税学习和工作问题。

微信号:guoguoma2727
加微信, 免费领取51个行业会计分录大全!
复制微信号

  某制衣公司是一家出口企业,产品主要销往美国。近年受美元持续贬值的影响,企业的订单、利润一降再降。2008年,该企业出口离岸价格折合人民币3000万元,耗用原材料2100万元,全部取得进项税额发票,进项税额共计357万元,公司退税率11%,当年不予免抵退税额转出180万元〔3000×(17%-11%)〕,其他成本和期间费用700万元,当年获得退税款177万元,利润20万元。

  就该公司而言,对于低附加值产品制造商来说,通过内部挖潜进一步降低经营成本已经十分困难,但是另辟蹊径降低税收成本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生产企业自营出口由生产企业办理出口货物免、抵、退税,而外贸企业自营出口由外贸企业办理免、退税。同样一笔出口贸易,采用不同方法处理,税收成本并不一致。如果该企业成立一家外贸企业,将产品销售给外贸企业出口,按不含税价2500万元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该价格高于成本价),销项税额为425万元,内销应纳税额68万元(425-357),外贸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应退税额为275万元(2500×11%),不予退税成本150万元(2500×6%)。假设合计的其他成本和期间费用仍为700万元,那么集团合并报表产生利润50万元。

  可见,通过成立一家外贸企业进行出口,不仅多获得退税98万元,而且合并实现利润50万元,多实现利润30万元。

  上述两种方法存在两个差异:

  一是利润增加了30万元。这是因为生产企业按出口货物的离岸价为基数,来计算不予免抵退税的进项税额转出数,即3000×6%=180(万元),而外贸企业是按购进商品的不含税价为基数,即2500×6%=150(万元),两者相差的30万元企业可以视同多实现的利润。

  二是退税增加98万元,应纳税额增加68万元,合计增加现金流为30万元。这是因为出口退税与购入环节的进项税额相关,本例中将自产产品卖给外贸公司,实际上是增加了产品的进项税额,虽然在内销环节增加了应纳税额,但在退税环节增加了更多的退税额,从而使得整体现金流得到改善。

上述内容便是会计资讯关于《改变出口方式增利润》的全部解读,各位会计朋友如果在学习「改变出口方式增利润」时有相关的财税问题,学习问题均可在评论区留言评论。

会计网友正在阅读

会计朋友们正在学习

网友评论

免费领会计资料

10年老会计整理的51个行业会计分录!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最新留言
复制成功
微信号: guoguoma2727
加微信, 免费领取51个行业会计分录大全!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