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会计职称考试资料,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学习资料!

企业净利润具体是怎么计算的?

会计学习资料1912023-01-05

本文是关于企业净利润具体是怎么计算的?会计考试资料内容,正文详细介绍了财税人员工作和学习过程中企业净利润具体是怎么计算的?的相关财税知识,可能能您解决企业净利润具体是怎么计算的?的财税学习和工作问题。

企业净利润具体是怎么计算的?

答: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利润

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所得税=净利润

净利润和毛利润分别是什么意思?区别是什么?

毛利润,是指:售价-可直接分配的成本=毛利润.

可直接分配的成本,是指:你可以直接控制的成本,如原材料、员工工资等

净利润(纯利润,是净利润的另一种说法.)是指:毛利润-不可直接分配的成本=净利润.

不可直接分配的成本,是指:水电费、增值税等各种不能直接控制的成本.

净利润=收入-成本-费用-增值税金及附加+(-)营业外收支净额(支出净额用负数表示)-所得税额

毛利润=收入-成本

企业利润率怎么计算?

利润率=利润总额/增加值×100%

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资本金利润率=利润总额/注册资本×100%

边际利润率(临界收益率)=1-变动成本率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单位边际贡献/销售单价

销售利润率计算公式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100%

销售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100%

而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费用.因此,可以看出销售毛利率一般大于销售利润率.

可供分配的利润怎么计算?

可供分配利润=当年实现的净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减年初未弥补亏损)+其他转入

可供分配的利润,按下列顺序分配:

(1)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根据公司法规定,公司制企业应当按照净利润(减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非公司制企业法定盈余公积的提取比例可超过净利润的10%.

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额已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

以上便是税务知识关于《企业净利润具体是怎么计算的?》的全部解读,各位会计朋友如果在学习「企业净利润具体是怎么计算的?」时有相关的财税问题,学习问题均可在评论区留言评论。

会计网友正在阅读

会计朋友们正在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