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会计职称考试资料,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学习资料!

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有什么区别?

会计学习资料2062022-12-06

这篇是有关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有什么区别?会计分录内容,在这个文章中,小编给会计朋友们详细介绍了财税人员需要了解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有什么区别?财税知识,我们相信也许能帮您解决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有什么区别?的财务和税务的问题。

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的区别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比如安全生产设备的投资额是按10%的比例在应纳税额中抵免的。假设该投资额是100万。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是200万。那么最后应缴纳的所得税税额=200×25%-100×10%=40万元。

而上面创投企业那里70%是对应纳税所得额抵扣。假设投资额是100万,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是200万。那么最后应缴纳的所得税税额=(200-100×70%)×25%=32.5万元。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原则:

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入,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方法:

1、直接计算法

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

2、间接计算法

在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或减按照税法规定调整的项目金额后,即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

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的财务会计处理和税收规定不一致的应予以调整的金额;二是企业按税法规定准予扣除的税收金额。

以上内容便是会计实务关于《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有什么区别?》的全部内容,如果作为会计的您在学习「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有什么区别?」时有疑问可联系客服或者在评论区留言评论。

会计网友正在阅读

· 广告业员工出差餐费计入哪个科目

· 权责发生制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 超期未认证进项税账务处理

·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结转怎么做账

· 专票跟普票对于销售方有什么影响

· 固定资产多少金额可以直接进费用

· 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会计处理

· 企业未参与年度“免、抵、退”税申报和清算应如何处理

· 客户用返利抵扣借款利息怎么做账

· 先发货次月开票怎么处理

· 废旧物品销售收入计入什么科目

· 个人所得税申报已划税如何更正

会计朋友们正在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