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会计职称考试资料,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学习资料!

退货税怎么做会计分录(退货的应交税费明细账怎么做)

会计学习资料32023-03-27

这篇会计分录的文章要给大家谈谈退货税怎么做会计分录,以及退货的应交税费明细账怎么做对应的会计知识点,希望对会计朋友学习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退货情况下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分录该怎么

退货情况下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分录该怎么

采购退货,应基本按采购进货分录冲红,涉及税额的,用进项转出项目核算。

当然,也可用相反方向正数分录,借记应付账款,贷记原材料,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转出)科目

退货情况下 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分录该怎么做

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金—进项税额转出

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分录

您好,会计学堂邹老师为您解答

借:原材料等科目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欢迎点我的昵称-向会计学堂全体老师提问

进项税额转出 会计分录

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金-进项税额

贷:应交税金-进项税额转出

结转时

借:应交税金-进项税额转出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规定,当纳税人购进的货物或接受的应税劳务不是用于增值税应税项目,而是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或用于集体福利,个人消费等情况时,其支付的进项税就不能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实际工作中,经常存在纳税人当期购进的货物或应税劳务事先并未确定将用于生产或非生产经营,但其进项税税额已在当期销项税额中进行了抵扣,当已抵扣进项税税额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改变用途,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购进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在产品和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时,应将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的进项税税额从当期发生的进项税税额中扣除,在会计处理中记入"进项税额转出"。

所谓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是将那些按税法规定不能抵扣,但购进时已作抵扣的进项税额如数转出,在数额上是一进一出,进出相等。而视同销售是指企业对某项业务未做销售处理,但按税法规定应视同销售交纳相关税费,需计算交纳增值税销项税额。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进项税额转出仅仅是将原计入进项税额中不能抵扣的部分转出去,不考虑购进货物的增值情况;视同销售销项税额是根据货物增值后的价值计算的,其与该项货物的进项税额的差额,为应交增值税。

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就是将那些按税法规定不允许抵扣,但购进货物或接受劳务时已作抵扣的进项税额如数转出。一般情况下分录是这样写的: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各种情况下的会计处理:

1、用于非应税项目,进项税额转入相关的项目,比如用于在建不动产时的会计处理:

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用于免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转出处理:

借:基本生产-X产品(税法规定的免税产品)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用于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的进项税额转出: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4、企业购进的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其价值为零,进项税额无法抵扣,应作为进项税额转出处理,发现非正常损失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

贷:库存商品

短缺商品经查属人为,损失由个人承担的,其会计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退税款怎么做会计分录

收到退税款,借,银行存款贷,所得税费用。

如果在本年度退回的情况,收到退税款,借,银行存款贷,所得税费用。结转所得税,借,所得税费用贷,本年利润。如果在下年度退回的情况,借,银行存款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政策退税的处理,按“政府补助”处理即可。借,银行存款。贷,营业外收入,所得税退税。

企业收到退税,税款返还等款项,记账原则是“从哪里来,还回到哪里去”,比如收到的增值税,所得税等均应记回原计税时所在的科目。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章节知识点归纳,祝你轻松取证。

移动端题库:

PC端题库:

退回的所得税怎么做会计分录

一、如果退的是当年的

借:银行存款

贷:所得税费用 

二、如果退的是以前年度的

收到退税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  结转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同时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拓展资料:

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内资企业和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纳税人范围比公司所得税大。

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即所有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内资企业或其他组织,包括以下6类: (1)国有企业; (2)集体企业;(3)私营企业; (4)联营企业; (5)股份制企业; (6)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组织。

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纳税人取得的所得。包括销售货物所得、提供劳务所得、转让财产所得、股息红利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接受捐赠所得和其他所得。

企业所得税是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居民企业及非居民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其生产经营所得为课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所得税。作为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缴纳企业所得税。但个人独资企业及合伙企业除外。

由于退货发生的进项税额转出如何做分录?

1、采购退货,应基本按采购进货分录冲红,涉及税额的,用进项转出项目核算。

2、也可用相反方向正数分录:

借:应付账款

贷:原材料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转出)

3、收到退款

借:库存现金

贷:库存商品

贷: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

4、结转成本冲回

借:库存商品

贷:主营业务成本

同时,进项税额转出主要是发生以下两种情况:

1、纳税人购进的货物及在产品、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

2、纳税人购进的货物或应税劳务改变用途,如用于非应税项目(在建工程)、免税项目或集体福利与个人消费等。

扩展资料:

《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规定,纳税人将外购的货物或应税劳务用于非应税项目、用于免税项目、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以及遭受非正常损失的。

其进项税额都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但是,由于货物或应税劳务在购进时,,尚不能确定它们的具体用途,因而,往往是对购进的货物或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

先行从购进时所属纳税期的销项税额中做了抵扣,但在发生这些不应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进项税额的行为时,应作不得抵扣的会计处理。

这就需要按规定在发生这些行为的纳税期内,将不应抵扣的货物或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计算出来,并在当期进项税额中扣减,具体应区分以下情况进行处理。

1、用于固定资产在建工程、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用于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不是以是否在“在建工程”科目核算为界限的。

纳税人对建筑物进行修缮、装饰等支出,即使不应在“在建工程”科目中核算,其支出中的外购货物或应税劳务,也属于税法规定的用于固定资产在建工程。

同样,用于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即使不在“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或“盈余公积”科目中核算,其进项税额,也不能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2、非正常损失。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和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一般都已在以前的纳税期作了抵扣。

发生损失后,一般很难核实所损失的货物是在过去何时购进的。其原始进价和进项税额也无法准确核定,因此,应按我们在例25中介绍的原则。

即按货物的实际成本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对于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中耗用外购货物或应税劳务的实际成本,还需参照企业如今的成本资料加以计算。

3、用于免税项目、非应税项目。用于免税项目、非应税项目的货物或应税税劳务,其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按企业的实际购进价格或结转的实际成本计算。

有的企业,如商业企业,由于其经营的货物品种繁多,企业往往把商品分成几个大类,按大类核算销售成本,大类中某项免税货物的实际成本无从查找。

这样用于免税项目货物的进项税额也就无法准确计算。对类似问题,《实施细则》中专门做了规定,其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可以按以下公式计算:

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项目营业额的合计÷当月全部销售额、营业额合计*当月全部进项税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进项税额

销售商品发生退货怎么做会计分录啊

一、销售商品发生退货怎么做会计分录:

借: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应收账款

二、完整的会计分录是:

1、销售实现时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发出销售退回时

借: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应收账款

“主营业务收入”账户用于核算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收入。在“主营业务收入”账户下,应按照主营业务的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本账户期末应无余额。

扩展资料:

[例1]大华公司于9月15日根据合同售给南山公司A商品500件,增值税专用发票列明商品价款42735元、增值税额7265元,共计50000元,商品已经发出,大华公司以银行存款代垫运费2000元(发票已经转交)。货款及代垫运费已向银行办妥托收手续,取得托收承付结算凭证回单。分录如下:

借:应收账款──南山公司52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4273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7265

银行存款2000

当公司收到银行转来的南山公司承付货款及代垫运费52000元的收账通知时,应记录:

借:银行存款52000

贷:应收账款──南山公司52000

[例2]大华公司为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按照合同规定,5月8日,公司收到丁公司预付的货款6000元。15日,公司向丁公司发出A产品200件,售价为10000元,应交增值税1700元。

⑴5月8日公司收到丁公司预付的货款时,应记录:

借:银行存款6000

贷:预收账款──丁公司6000

⑵5月15日公司向丁公司发出商品时,应记录:

借:预收账款──丁公司117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

⑶5月25日企业收到丁公司补付的货款时,应记录:

借:银行存款5700

贷:预收账款──丁公司5700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主营业务收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常用会计分录大全

退货款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退货的会计分录分两种情况,销售退货和采购退货,具体的会计分录书写如下:

1、销售退货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一般纳税企业)(红字)

同时,冲回成本

借:库存商品

贷:主营业务成本

2、进货退货

借: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一般纳税企业)(红字)

贷:库存商品

扩展资料:

库存商品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生产的产成品一般应按实际成本核算,产成品的入库和出库,平时只记数量不记金额,期(月)末计算入库产成品的实际成本。生产完成验收入库的产成品,按其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农产品”等科目,贷记“生产成本”、“消耗性生物资产”、“农业生产成本”等科目。

产品种类较多的,也可按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其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可以单独设置“产品成本差异”科目,比照“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核算。

采用实际成本进行产品日常核算的,发出产品的实际成本,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认定法计算确定。

对外销售产成品(包括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产成品),结转销售成本时,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发出产品还应结转产品成本差异,将发出产品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二)购入商品采用进价核算的,在商品到达验收入库后,按商品进价,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在途物资”等科目。委托外单位加工收回的商品,按商品进价,借记本科目,贷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

购入商品采用售价核算的,在商品到达验收入库后,按商品售价,借记本科目,按商品进价,贷记“银行存款”、“在途物资”等科目,按商品售价与进价的差额,贷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

委托外单位加工收回的商品,按商品售价,借记本科目,按委托加工商品的账面余额,贷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按商品售价与进价的差额,贷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

对外销售商品(包括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商品),结转销售成本时,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

采用进价进行商品日常核算的,发出商品的实际成本,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认定法计算确定。采用售价核算的,还应结转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三)企业(房地产开发)开发的产品,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时,按实际成本,借记“开发产品”科目,贷记“开发成本”科目。期末,企业结转对外转让、销售和结算开发产品的实际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开发产品”科目。

企业将开发的营业性配套设施用于本企业从事第三产业经营用房,应视同自用固定资产进行处理,并按营业性配套设施的实际成本,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开发产品”科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库存商品

通过上述对退货税怎么做会计分录和退货的应交税费明细账怎么做的解读,相信作为会计的您一定有了深入的理解,如果未能解决您的会计分录疑问,可在评论区留言哟。

会计朋友们正在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