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会计职称考试资料,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学习资料!

发现坏账怎么做会计分录(发生坏账的会计分录怎么写)

会计学习资料22023-03-24

会计学习网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是有关发现坏账怎么做会计分录的会计知识,希望对于会计朋友学习发生坏账的会计分录怎么写的过程中有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坏账的会计分录怎么做啊

计提坏账准备 \x0d\x0a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x0d\x0a贷:坏账准备\x0d\x0a\x0d\x0a发生坏账\x0d\x0a借:坏账准备\x0d\x0a贷:应收账款---xx单位\x0d\x0a\x0d\x0a坏账计提多了冲回\x0d\x0a借:坏账准备\x0d\x0a贷: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x0d\x0a已\x0d\x0a转销的坏账又回收\x0d\x0a借:应收账款---xx单位\x0d\x0a贷:坏账准备\x0d\x0a借:银行存款\x0d\x0a贷:应收账款---xx单位

发生坏账的会计分录如何写

企业坏账的分录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1、计提坏账的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2、冲减多计提的坏账准备时:

借: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3、企业实际生坏账时: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4.发生的坏账收回时:

(1)坏账冲回时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2)实际收到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怎么写

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具体如下:

发生坏账的会计分录:借方:坏账准备;信用:应收账款;企业计提坏账准备时:借方: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坏账准备。如果企业可以收回坏账:借方:应收账款;信用:坏账准备;企业收回资金时:借方:银行存款;贷方:应收账款。

备抵法指的是在坏账损失实际发生前,依据权责发生制原则估计损失,并同时形成坏账准备,待坏账损失实际发生时再冲减坏账准备。估计坏账损失时,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坏账损失实际发生时,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其他的方面

坏账指的是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可能性较大的应收账款,坏账损失称为坏账损失。由于中国市场发展经济的巨大不确定性,企业的应收账款可能导致无法进行全部收回,即可能没有发生部分或全部坏账,坏账是指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

一般认为如果债务人死亡或破产,剩余财产和继承后无法收回的部分用于偿还。逾期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确认为坏账。平时不预测可能发生的坏账,但在实际发生坏账时直接核销应收账款。

发生坏账损失的会计分录怎么写

1.坏账的会计分录: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款:坏账准备。

2.冲减超额计提的坏账准备时:借记:坏账准备。贷:资产减值损失。

3.企业实际发生坏账时:借:坏账准备。贷:应收账款。

4.坏账收回时:

坏账冲回来的时候。借:应收账款。贷款:坏账准备。

实际收到钱的时候。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账款。

坏账条件:

1.债务人死亡,以其遗产清偿后,不能收回的款项;

2.债务人破产,以其破产财产清偿后,无法收回的款项;

3.债务人长期不履行偿债义务,且有充分证据表明无法收回或收回可能性极小的账款。

发生坏账怎么做分录?

借::管理费用─坏账损失

贷:应收账款

备抵法要求平时在每个会计期间的期末都按照权责发生制对可能发生的坏账进行预计,并编制如下的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坏账损失

贷: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是指企业的应收款项(含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计提的,是备抵账户。企业对坏账损失的核算,采用备抵法。在备抵法下,企业每期末要估计坏账损失,设置“坏账准备”账户。备抵法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按期(至少每年末)估计坏账损失,提取坏账准备并转作当期费用;实际发生坏账时,直接冲减已计提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余额的一种处理方法。

扩展资料

企业在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时,应当根据企业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的情况,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合理地估计。

除有确凿证据表明该项应收款项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外(如债务单位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导致停产而在短时间内无法偿付债务等,以及应收款项逾期3年以上),下列各种情况一般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1)当年发生的应收款项。

(2)计划对应收款项进行重组。

(3)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款项。

(4)其他已逾期,但无确凿证据证明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

企业持有的未到期应收票据,如有确凿证据证明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应将其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坏账准备

关于发现坏账怎么做会计分录和发生坏账的会计分录怎么写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会计分录技巧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会计分录相关的文章,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会计朋友们正在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