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会计职称考试资料,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学习资料!

税费的会计分录怎么计算(关于税费的会计分录)

会计学习资料12023-02-04

今天给各位分享税费的会计分录怎么计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关于税费的会计分录进行解释,如果未能解决您的会计分录问题,可在评论区留言!

本文目录一览:

缴纳企业所得税会计分录怎么做

缴纳企业所得税会计分录怎么做如下:

1、企业产生企业所得税分录为: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企业缴纳企业所得税分录为: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贷:银行存款。

3、企业所得税费用结转本年利润分录为: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费用。根据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分月或分季预缴。

按月(季)预缴(一般是分季度预缴),年终汇算清缴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如下:

1.按月或按季计算应预缴所得税额:借:所得税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2.缴纳季度所得税时: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贷:银行存款

3.跨年4月30日前汇算清缴,全年应交所得税额减去已预缴税额,正数是应补税额: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4.缴纳年度汇算清应缴税款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贷:银行存款

5.重新分配利润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以年度损益调整

6.年度汇算清缴,如果计算出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少于已预缴税额: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所得税款)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企业所得税会计分录怎么做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1.按月或按季度计算应预交所得税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2.缴纳季度所得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跨年4月30日前汇算清缴,全年应缴所得税额减去已预缴税额,正数是应补税额: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

3.缴纳年度汇算清缴税款

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会计分录方法:

1、分析列出经济业务中所涉及的会计科目。

2、分析会计科目的性质,如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等。

3、分析各会计科目的金额增减变动情况。

4、根据步骤2、3结合各类账户的借贷方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增加或减少),来判断会计科目的方向。

5、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编制会计分录。

计算所得税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1、计提所得税: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结转: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根据会计分录涉及账户的多少,可以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

简单分录是指只涉及两个账户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复合分录是指涉及两个(不包括两个)以上账户的会计分录。

拓展资料:

会计分录亦称“记账公式”。简称“分录”。它根据复式记账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账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在登记账户前,通过记账凭证编制会计分录,能够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归类情况,有利于保证账户记录的正确和便于事后检查。每项会计分录主要包括记账符号,有关账户名称、摘要和金额。会计分录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简单分录也称“单项分录”。是指以一个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个账户的贷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复合分录亦称“多项分录”。是指以一个账户的借方与几个账户的贷方,或者以一个账户的贷方与几个账户的借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

层析法

层析法是指将事物的发展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和层次,逐层递进分析,从而最终得出结果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层析法进行编制会计分录教学直观、清晰,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步骤如下:

1、分析列出经济业务中所涉及的会计科目。

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

2、分析会计科目的性质,如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等。

3、分析各会计科目的金额增减变动情况。

4、根据步骤2、3结合各类账户的借贷方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增加或减少),来判断会计科目的方向。

5、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编制会计分录。

此种方法对于学生能够准确知道会计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非常有效,并且较适用于单个会计分录的编制。

业务链法

所谓业务链法就是指根据会计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组成一条连续的业务链,前后业务之间会计分录之间存在的一种相连的关系进行会计分录的编制。

此种方法对于连续性的经济业务比较有效,特别是针对于容易搞错记账方向效果更加明显。

记账规则法

所谓记账规则法就是指利用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进行编制会计分录。

怎么做应交税费会计分录,如何核算?

首先说按正规的会计做法:

销售时,

借:应收账款5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42735.04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7264.96

收到进项发票(买来的)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2905.98(该发票按17%计算可抵税)

贷:营业外收入-购票抵税3605.98

贷:现金1300(20000*6.5%)

这笔分录实际上反映的是花1300元成本买了发票来可抵税3605.98元,所以这里面的差额是你买发票的收益

这样,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就有贷方余额7264.96-3605.98=3658.98元,这个税是你一定要交的,如果你不交这个税,而是交787.88元,税局是不会放过你的。

所以,结转并交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3658.98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3658.98

再交税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3658.98

贷:现金3658.98

扩展资料:

应交税费的主要账务处理:

应交增值税

1、企业采购物资等,按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按应计入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材料采购”,“在途物资”或“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

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购入物资发生的退货,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由运输单位造成的采购物资短缺,运输单位予以全额赔偿的,应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方按这部分物资的价款由“待处理财产损益”转出,按这部分物资的增值税由“应交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予以转出。

2、销售物资或提供应税劳务,按营业收入和应收取的增值税额,借记“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贷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按实现的营业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发生的销售退回,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3、实行“免、抵、退”的企业,按应收的出口退税额,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贷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4、企业本月交纳本月的增值税,借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5、企业本月月底有未交增值税,借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贷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下月缴纳时,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贷记银行存款。

6、小规模纳税人以及购入材料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发生的增值税应计入材料采购成本,借记“材料采购”、“在途物资”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应交税费

通过上述对税费的会计分录怎么计算和关于税费的会计分录的解读,相信作为会计的您一定有了深入的理解,如果未能解决您的会计分录疑问,可在评论区留言哟。

会计朋友们正在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