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会计职称考试资料,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学习资料!

售价金额核算和月末一次加权平均的区别

会计学习资料4552022-11-28

本篇是关于售价金额核算和月末一次加权平均的区别会计知识内容,文章给您详细介绍了会计实务人员和税务会计人员工作和学习过程中售价金额核算和月末一次加权平均的区别的相关财税知识,也许能只为帮助您搞定售价金额核算和月末一次加权平均的区别的财税实务问题。

微信号:guoguoma2727
加微信, 免费领取51个行业会计分录大全!
复制微信号

售价金额核算和月末一次加权平均的区别,关于核算的问题一直是各位会计们关注的,本文会计实务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

售价金额核算和月末一次加权平均的区别

答: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是工业企业存货核算的一种方法,而售价金额核算法是商业企业,也即批发零售业常用的存货核算方法。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出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

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货的实际成本+∑(当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当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存货数量+当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当月发出存货成本=当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当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售价金额核算法的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100%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

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已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简化版公式:

成本占有率=(期初库存商品成本+本期购入商品成本)/(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

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成本占有率

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本文详细介绍了售价金额核算和月末一次加权平均的区别在哪里,也介绍了售价金额核算法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作为企业的一名财务会计,一定要非常清楚,售价金额核算和月末一次加权平均的区别应该如本人所示。如果认真阅读了本文,还是不太明白,咨询一下会计实务网在线老师吧。

以上便是会计知识有关《售价金额核算和月末一次加权平均的区别》的全部内容,会计行业的朋友不管在工作过程还是学习考评中碰到「售价金额核算和月末一次加权平均的区别」相关的财税问题,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会计朋友们正在学习

网友评论

免费领会计资料

10年老会计整理的51个行业会计分录!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最新留言
复制成功
微信号: guoguoma2727
加微信, 免费领取51个行业会计分录大全!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