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会计职称考试资料,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学习资料!

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怎么理解?

会计学习资料2592022-12-23

文章是关于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怎么理解?会计实务内容,下文详细介绍了企业日常业务过程中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怎么理解?的相关财税处理技巧,可能能够您解决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怎么理解?的困扰。

微信号:guoguoma2727
加微信, 免费领取51个行业会计分录大全!
复制微信号

我们在刚开始学习会计的要素计量时知道,会计的要素计量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怎么理解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呢?

一、历史成本

历史成本是传统的财务会计计量属性。它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发生时买卖双方自愿达成的交换价格。它的优点是具有客观性和可靠性。因为它是市场上客观又确定的交换金额。比如你买了一台电脑,花了6000元。到了明年,这台电脑的历史成本还是6000元。

二、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比如花了6000元购买的电脑,用了几年,卖了2000元。这2000元就是电脑的公允价值。而在投资性房地产,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等都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三、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的联系与区别

在初始计量日,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两者是一致的。比如刚买入的6000元电脑,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都是6000元。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价格的变化,购入的资产重新售出,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价格就会发生变化。因此历史成本虽然反映了资产的实际价格,但是在不断变化的经济条件下,用历史成本计量就无法正确的反映出资产的实际价值。公允价值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保全企业的资本,提供有效的经营决策。但是公允价值也有其不足之处,由于市场环境是复杂多变的,对公允价值的判断有时难以找到类似的对比价格,会造成主观性强和操作性差,容易导致利润被操纵,而且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成本也较高,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也是不低的,需要非常专业的知识才能运用好公允价值计量。

以上内容是税法实务关于《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怎么理解?》的全部解读,各位会计朋友如果在学习「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怎么理解?」时有财税问题可在评论区进行交流哟。

会计网友正在阅读

· ​来料加工代制品是库存商品吗

· 应交税费的销项税额减少分录怎么写?

· 查账征收怎么改为核定征收?

· 折现率的公式(折现率怎么确定)

· 可转换债券是什么?

· 盈余公积不可以全部转增资本吗?

· 金税盘768错误怎么么处理?

· 经营现金流动比率计算公式是什么?

· 民办非企业业务员差旅费入哪个科目

· 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包括哪些

· ​完税证明可以代替发票吗

· 赠送视同销售计税依据

· ​固定资产提完折旧后怎么做分录?

· 退税计算方面,进项构成比例应该怎么计算

会计朋友们正在学习

网友评论

复制成功
微信号: guoguoma2727
加微信, 免费领取51个行业会计分录大全!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