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会计职称考试资料,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学习资料!

营改增后纳税—建筑行业

会计学习资料3992022-12-06

这篇是关于营改增后纳税—建筑行业账务处理内容,在这个文章中,小编给会计朋友们详细介绍了财税人员需要了解的营改增后纳税—建筑行业财税知识,我们相信一定能够帮您解决营改增后纳税—建筑行业的财务和税务的问题。

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随着税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建筑行业“营改增”渐行渐近。由于建筑行业具有跨地区经营等特点,“营改增”后建筑业进项抵扣、纳税地点、纳税时间等问题需要重视。

进项抵扣不足问题

根据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营改增”后建筑业适用11%税率,与现行营业税3%的税率相比,提高了8个百分点。理论上讲可以通过进项抵扣降低税负,而且建筑业可以抵扣的项目很多,比如钢材、混凝土等建筑材料,以及运输费用等。但由于难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等,建筑业进项抵扣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一是人工费无法抵扣,而建筑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人工费支出占总成本的20%左右;二是部分建筑材料供应商为小规模纳税人甚至无证经营户,难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三是作为主要原材料的商品混凝土可按简易办法纳税且适用3%的征收率,而建筑业销项适用11%的税率,进销税率相差达8个百分点;四是层层转包、工程项目垫资和中标下浮等问题也是影响建筑业进项抵扣的重要因素。

建议规模较小或具有其他特殊情况的建筑企业,可以自行选择按简易办法纳税,适用3%征收率。建筑企业本身也需要加强财务核算和经营管理,尽量与能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供货方合作,争取抵扣更加充分。

纳税地点确定问题

建筑行业跨地区经营情况非常普遍,“营改增”以后,建筑业纳税地点及税收归属问题,是各方关注的焦点。现行营业税政策规定,纳税人提供建筑劳务,应当向劳务发生地税务机关纳税。以建筑劳务发生地为纳税地点,符合建筑作业流动性大、施工复杂的特点,也便于税收征管。“营改增”以后,在机构所在地纳税还是在劳务发生地纳税,是个需要明确的问题。如果选择在劳务发生地纳税,将对施工企业的财务核算能力提出很高要求;如果选择在机构所在地纳税,又会产生企业所在地税务机关因无法确切掌握异地工程的施工进度、财务状况等实际问题,难以监管到位。建筑业税收占地方政府税收的比重非常高,有的地方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税收占地方税收的比例高达80%,税收归属问题关系到地方政府利益,历来备受关注。

上述便是会计考试资料关于《营改增后纳税—建筑行业》的全部内容,如果作为会计的您在学习「营改增后纳税—建筑行业」时有疑问可联系客服或者在评论区留言评论。

会计网友正在阅读

· 发票含税和不含税的区别是

· 委托加工物资又出口的账务处理怎么做

· 增值税纳税申报比对执行时间延期至5月1日

· 财务内部收益率计算公式

· 社保工资和发的工资不一致吗

· 小规模纳税人减免税如何享受

· 技术入股需要出资吗

· 个人名字的发票能入账吗

· 政府补助有哪些形式

· 成本类科目如何在报表体现

· 银行承兑找零怎么做凭证

·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效应分析问题及建议

会计朋友们正在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