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会计职称考试资料,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学习资料!

重要性水平如何理解和运用

会计学习资料4532022-11-28

本篇是有关重要性水平如何理解和运用会计学习资料内容,文章给您详细介绍了会计实务人员和税务会计人员工作和学习过程中重要性水平如何理解和运用的相关财税知识,可能能只为帮助您搞定重要性水平如何理解和运用的财税实务问题。

问:重要性水平如何理解和运用?

  答:重要性水平是重要性的数量表示,是一个临界点,在审计中其表现形式是金额额度。重要性水平来自于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即审计人员从会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判断会计报表使用者能够容忍的会计报表中最大差错额,这一差错额在特定环境下不会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依据会计报表进行判断或决策,但超过这一差错额就可能影响其判断或决策。重要性实质上强调了一个“度”,在审计报告中,允许一定程度的不准确或不正确的存在,但是要以这个“度”的为界。如果会计信息的错报或漏报可能影响到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或判断时就可确认为重要,否则就不重要。

  重要性水平在审计实务中的作用:

  一是有利于提高审计效率。

  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被审单位规模的扩大,企业组织结构日趋复杂,经济事项日渐频繁,详细审计已经不可能。在抽样审计普遍被采用的今天,重要性概念为解决审计人员的抽样决策问题提供了极大帮助,可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选择科学的抽样方法,从而大大提高审计效率。

  二是有利于降低审计成本。

  由于费用预算与时间预算方面的考虑,审计人员必须在成本与效益之间进行权衡。重要性原则的正确运用,可以适当减少审计程序,缩小审计范围,使审计人员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对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决策的方面,避免事无巨细。

  三是有利于减少审计风险。

  在抽样审计下,审计人员对未审计部分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而风险的大小与重要性水平的设定、重要性的判断有关。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反之,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重要性水平的恰当判断对降低审计风险、保证审计质量有重大帮助作用。

以上是会计学习资料有关《重要性水平如何理解和运用》的全部内容,会计行业的朋友不管在工作过程还是学习考评中碰到「重要性水平如何理解和运用」相关的财税问题,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会计朋友们正在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