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会计职称考试资料,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学习资料!

如何确定合伙企业合伙人的应纳税所得额

会计学习资料1672022-11-28

本文是有关如何确定合伙企业合伙人的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分录内容,文章给您详细介绍了会计实务人员和税务会计人员工作和学习过程中如何确定合伙企业合伙人的应纳税所得额的相关财税知识,我们坚信能够只为帮助您搞定如何确定合伙企业合伙人的应纳税所得额的财税实务问题。

微信号:guoguoma2727
加微信, 免费领取51个行业会计分录大全!
复制微信号

如何确定合伙企业合伙人的应纳税所得额是会计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合伙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采取“先分后税”的原则,应纳税所得额按照协议约定或者出资比例等四种方式确定。如果不太了解这方面的内容,别担心。本文会计实务网就针对企业合伙人应纳税所得额和大家做一个相关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确定合伙企业合伙人的应纳税所得额

合伙企业的合伙人按照下列原则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一) 合伙企业的合伙人以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合伙协议约定 的分配比例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二) 合伙协议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以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合 伙人协商决定的分配比例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三) 协商不成的,以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合伙人实缴出资比例确定 应纳税所得额。

(四) 无法确定出资比例的,以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合伙人数量平均 计算每个合伙人的应纳税所得额。

合伙协议不得约定将全部利润分配给部分合伙人。

根据上述规定,合伙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采取“先分后税”的原则,应纳税所得额按照协议约定或者出资比例等四种方式确定,并不代表不分配就不纳税。“先分后税”原则是指合伙企业按照一定的分配比例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并不是指分配后交税,因 此,即使合伙企业没有做出利润分配决定,合伙人也应当按照分配比例确定的应纳税所得 额计算缴纳税款。

个人合伙企业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合伙企业合伙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59号)规定,合伙企业的合伙人是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缴纳企业所得税,是自然人的,缴纳个人所得税。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的通知》(财税〔2000〕091号)规定,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是指合伙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投资者个人的生产经营所得,比照个人所得税法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合伙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采取“先分后税”的计算方法。合伙企业的投资者按照合伙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合伙协议约定的分配比例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合伙协议没有约定分配比例的,以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合伙人数量平均计算每个投资者的应纳税所得额。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应按照下列原则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1.合伙企业的合伙人以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合伙协议约定的分配比例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2.合伙协议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以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合伙人协商决定的分配比例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3.协商不成的,以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合伙人实缴出资比例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4.无法确定出资比例的,以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合伙人数量平均计算每个合伙人的应纳税所得额。合伙协议不得约定将全部利润分配给部分合伙人。合伙企业的合伙人是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伙人在计算其缴纳企业所得税时,不得用合伙企业的亏损抵减其盈利。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确定合伙企业合伙人的应纳税所得额的详细介绍,希望大家阅读完之后能有所收获,更多与企业合伙人应纳税所得额有关的内容,请继续关注会计实务网会计网,将持续为大家分享精彩内容。

上述是会计分录有关《如何确定合伙企业合伙人的应纳税所得额》的全部内容,会计行业的朋友不管在工作过程还是学习考评中碰到「如何确定合伙企业合伙人的应纳税所得额」相关的财税问题,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会计朋友们正在学习

网友评论

复制成功
微信号: guoguoma2727
加微信, 免费领取51个行业会计分录大全!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