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会计职称考试资料,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学习资料!

清算损失怎么做会计分录(清算损失要交所得税吗)

会计学习资料32023-04-10

会计学习网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是有关清算损失怎么做会计分录的会计知识,希望对于会计朋友学习清算损失要交所得税吗的过程中有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清算期间发生的清算费用应走什么会计科目

走管理费用科目。清理费用计入管理费用科目,具体会计分录是:借:管理费用-其他贷:库存现金。

管理费用属于期间费用,在发生的当期就计入当期的损失或是利益。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企业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工会经费、董事会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技术转让费等。

企业应通过管理费用科目核算管理费用的发生和结转情况。管理费用借方登记企业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管理费用,结转后无余额。

拓展资料:会计科目表,是指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会计科目所构成的集合。

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又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总分类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如"应收账款"、"原材料"等科目。

明细分类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详细更具体会计信息科目,如"应收账款"科目按债务人名称设置明细科目,反映应收账款具体对象。

为了便于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电算化,还应在对会计科目进行分类的基础上,为每个会计科目编一个固定的号码,这些号码称为会计科目编号,简称科目编号。科目编号能清楚地表示会计科目所属的类别及其在类别中的位置。如上述的《工业企业会计制度》采用三位数对会计科目进行编号,资产类科目均以1为第一位数字;负债类科目均以2为第一位数字;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均以3为第一位数字;成本类科目均以4为第一位数字;损益类科目均以5为第一位数字,在上述主要类别之下,业务性质相同的会计科目都以同样的号码为第二位数字,在相同业务性质的会计科目下,再以第三位 依次排列各个会计科目。在会计科目的第三位数之间留有适当的空号,供增会计科目之用,为了便于会计工作的进行,通常在会计制度中,以会计科目表的形式对会计科目的编号、类别和名称加以规范。

企业汇算清缴前后都是亏损会计分录怎么做

所得税汇算清缴是不需要做会计分录的,如果调整后需要缴纳所得税,则按照需要缴纳的所得税做: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如果调整后是亏损,不需要缴纳所得税,则不需要做应交所得税的处理,但对于亏损的金额实际上是产生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要以亏损额乘以所得税税率计算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

当期所得税费用就是当期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所得税税率(25%),其中应纳税所得=税前会计利润(即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纳税调整增加额:税法规定允许扣除项目中,企业已计入当期费用但超过税法规定扣除标准的金额。

如超过税法规定标准的职工福利费(职工工资及薪金的14%)、工会费(2%)、职工教育经费(8%)、业务招待费、公益性捐赠支出、广告费、业务宣传费。以及企业已计入当期损失但税法规定不允许扣除项目的金额,如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

纳税调整减少额:税法规定允许弥补的亏损和准予免税的项目,如前五年内未弥补亏损和国债利息收入等

借: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注: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即发生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负债)---(注:递延所得税负债减少,即转回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负债)-- (注: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即发生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资产)---(注: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即转回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结转: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也可以尝试用这种方法来计算或验算上述方法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如果当期没有发生税率变化,则简单至极,只需考虑永久性差异(即税法根本不让抵扣的税会差异)的影响。

扩展资料:

企业在损益类科目中需设置“所得税费用”,使用该科目时需注意:

(1)本科目核算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2)本科目可按“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进行明细核算。

(3)所得税费用的主要账务处理。

①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当期应交所得税,借记本科目(当期所得税费用),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

②资产负债表日,根据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大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的差额,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贷记本科目(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小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企业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当比照上述原则调整本科目、“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及有关科目。

(4)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所得税费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递延所得税资产

结转固定资产清理损失的会计分录

结转固定资产清理损失的会计分录:

(1)盘亏固定资产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XXX

(2)报经批准转销时:

借:营业外支出――盘亏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结转清算损益分录

清算收益或损失是指清算期内企业在处置清算财产过程中取得财产的变卖收入超过资产的账面价值所发生的收益和重新确认债务中发生的负债的减少金额,以及在处置清算财产过程中取得的财产变卖收入小于资产的账面价值所发生的损失、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和重新确认债务中发生的负债的增加金额等。

清算损益是指企业清算过程中发生的清算收益同清算损失和清算费用相抵后的余额,是指反映清算期间发生的收益和损失。

核算内容

“清算损益”科目主要核算破产财产的处置损益;

“清算损益”科目核算内容包括:

①被清算企业在清算期间处置资产发生的损益。

②被清算企业在清算期间确认债务发生的损益。

③结转的被清算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利润分配等。

④结转的有关账户的余额,包括清算费用、土地转让收益和有关资产负债表账户的余额。

会计处理

清算损益科目借方登记原公司己发生的费用和支出性质的待摊费用、递延资产转入数,清算费用结转数,清算财产变现净损失转入数;贷方登记无法付出的负债数,清算财产变现净收入数。本科目借方余额为清算净损失,转入“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借方;贷方余额为清算净利润,按规定税率计提所得税后,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方。

贷方登记清算期间发生的各项收益,如:财产重估收益、财产变现收益、无法归还的债务等。借方登记清算费用转入数和财产重估损失,财产变现损失,无法收回的债权等,在清算结束时应将其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帐户中。

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解散清算期间的会计分录?

您可以设置“清算费用”和“清算损益”两个基本账户进行核算。“清算费用”用于专门核算企业清算期间的各项费用成本。其内容包括:清算机构成员的工资报酬、公告费用、办公费用、诉讼费用及清算过程中必须支付的其他的清算费用。这些费用从现有财产中优先支付。“清算费用”账户借方登记清算期间的各项清算费用;清算结束时,将其全部发生额从该账户的贷方转入清算损益的借方,本账户无余额。

“清算损益”属损益类账户,专门核算企业清算期间所实现的各项收益和损失。该账户的贷方反映企业的清算收益,其内容包括清算中发生的财产盘盈、财产重估收益、财产变现的收益和因债权人原因确实无法归还的债务等;该帐户的借方反映企业的清算损失,其内容包括清算发生的财产盘亏,包括损失财产、变现损失和无法收回的债权;期末余额可能在贷方也可能在借方。清算期结束时,该账户余额不需结转,保留余额能清晰地反映企业的清算情况。

关于清算损失怎么做会计分录和清算损失要交所得税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会计分录技巧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会计分录相关的文章,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会计朋友们正在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