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会计职称考试资料,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学习资料!

加计抵减会计分录怎么写(加计抵减会计分录怎么写好)

会计学习资料32023-04-02

今天给各位分享加计抵减会计分录怎么写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加计抵减会计分录怎么写好进行解释,如果未能解决您的会计分录问题,可在评论区留言!

本文目录一览:

加计抵减税额怎么写分录

进项税加计10%抵扣会计分录:

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10%(15%),

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上期末加计抵减额余额+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调减加计抵减额,

借: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加计抵减额),

贷:其他收益 - 其他。

增值税加计抵减怎么做账

加计抵减也是抵减增值税应纳税额,可以减少企业的纳税负担,有利于企业的发展,那么加计抵减怎么做账务处理呢?不知道的小伙伴们不要担心哦,小编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那么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来具体的看一下内容吧!

加计抵减的账务处理

根据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适用《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有关问题的解读,“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取得资产或接受劳务时,应当按照《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的相关规定对增值税相关业务进行会计处理。

实际缴纳增值税时,按应纳税额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等科目,按实际纳税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加计抵减的金额贷记“其他收益”科目。”

因此,增值税加计抵减的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其他收益

实际缴纳增值税时,区分以下情形加计抵减

1.抵减前的应纳税额等于零的,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全部结转下期抵减,不做账务处理,建议做辅助账;

2.抵减前的应纳税额大于零,且大于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的,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全额从抵减前的应纳税额中抵减;

按应纳税额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等科目,按实际纳税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全额贷记“其他收益”科目。

3.抵减前的应纳税额大于零,且小于或等于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的,以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抵减应纳税额至零。未抵减完的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结转下期继续抵减。

进项加计扣除会计分录怎么做?

进项加计扣除会计分录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当期可抵扣进项加计抵减额

(1)发生当期依据可抵扣进项计提可加计抵减额

借:固定资产、原材料、费用等科目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金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待抵减进项加计额

贷:银行存款

(2)当期发生不可抵减进项税额期末转出进项

借:成本、费用科目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金转出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待抵减进项加计额

2、当期进项加计额抵减应纳税额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加计抵减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待抵减进项加计额

3、优惠到期如还有进项加计额抵减额结余的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待递减进项加计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会计分录书写格式:

(1)先借后贷,借贷分行,借方在上,贷方在下。

一借一贷:

借 科目A 金额1

贷 科目B 金额1

多借一贷:

借 科目A 金额1

借 科目B 金额2

贷 科目C 金额1+2

一借多贷:

借 科目A 金额1

贷 科目B 金额2

贷 科目C 金额1-2

(2)先借后贷,借贷同行,借方在左,贷方在右。

一借一贷:

借方科目甲 贷方科目乙 金额1

多借一贷:

借方科目甲 贷方科目空 金额1

借方科目乙 贷方科目空 金额2

借方科目空 贷方科目丙 金额1+2

一借多贷:

借方科目甲 贷方科目空 金额1

借方科目空 贷方科目乙 金额2

借方科目空 贷方科目丙 金额1-2

加计抵减政策,分录怎么做?

按应纳税额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等科目,按实际纳税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加计抵减的金额贷记“其他收益”科目。

即实际缴纳增值税时: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等

贷:银行存款

其他收益

加计抵减政策注意事项

加计抵减不同于增值税进项税额,不是用于抵扣,而是用于计算;同时,也不同于企业所得税中的加计扣除,并非将进项税额的110%在销项税额中减除,而是将进项税额的10%在应纳税额中减除。

39号公告规定,纳税人应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的10%计提当期加计抵减额。按照现行规定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得计提加计抵减额;已计提加计抵减额的进项税额,按规定作进项税额转出的,应在进项税额转出当期,相应调减加计抵减额。

加计抵减会计分录怎么写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啦,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加计抵减会计分录怎么写好、加计抵减会计分录怎么写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会计朋友们正在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