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会计职称考试资料,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学习资料!

汇总往账会计分录怎么设置(汇总入账会计分录)

会计学习资料32023-03-22

会计学习网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是有关汇总往账会计分录怎么设置的会计知识,希望对于会计朋友学习汇总入账会计分录的过程中有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公司过账怎么做会计分录

过账的具体做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在编制会计分录的基础上逐笔过账;

二是定期汇总同类业务的会计分录,一次性过入有关的分类账户。

如:

收到A公司款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A公司

付给B公司款

借:其他应付款-B公司

贷:银行存款

然后搞个三方转账协议,将AB公司往来合并

借:其他应付款-A公司

贷;其他应付款-B公司

如果金额不大的话,可以通过现金来调整。

收到B公司现金收据

借:现金

贷:其他应付款-B公司开出现金收据给A公司

借:其他应付款-A公司

贷:现金

工资汇总表的会计分录怎么处理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汇总表总额)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实际发放的数量)

其他应收款(代扣款,例如为职工代垫的房租、水电费等)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代扣的)

汇总转账凭证是按什么科目设置

一、汇总转账凭证是按什么科目设置

1、这主要是因为在日常的经济业务中,一贷多借、一贷一借的比较多,所以转账汇总凭证根据贷方科目设置。

2、由于汇总转账凭证应按每一贷方科目设置,为便于汇总,编制转账凭证时,可以是“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或“一贷多借”的会计分录,但不得编制“一借多贷”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若遇“一借多贷”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需分解为简单会计分录编制转账凭证。

二、汇总转账凭证编制方法

汇总转账凭证应当按照每一科目的贷方分别设置,并根据转账凭证按对应的借方科目归类,每五天或十天定期填列一次,每月填制一张。

月终,根据汇总转账凭证的合计数,分别记入总分类账户中各个应借账户的借方,以及每一张汇总转账凭证所列的应贷账户的贷方。倘若在汇总期内,某一贷方科目的转账凭证为数不多时,也可不填制汇总转账凭证,而直接根据转账凭证记入总分类账。

三、汇总转帐凭证帐务处理程序的核算步骤

1、根据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帐凭证。

2、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逐笔登记现金日记帐和银行存款日记帐。

3、根据记帐凭证及其所附的原始凭证逐笔登记各种明细帐。

4、根据记帐凭证定期编制汇总收款凭证、汇总付款凭证和汇总转帐凭证。

5、根据另外还要设汇总收款凭证、汇总付款凭证和汇总转帐凭证登记总帐。

6、期末,将日记帐与总帐、明细帐与总帐核对。

7、根据总帐及其所属的明细帐资料编制会计报表。

我在excel中输入了会计分录,请教高人,如何设置明细科目汇总的函数公式,谢谢。

如果你的一级科目(总账科目)与二级科目(明细科目)在会计分录那个表格中是分开的二列,可以用下面公式进行明细科目汇总:

=sumproduct((条件1)*(条件2)*(汇总计算单元格区域))

对一级科目可用sumif函数即可。

QQ:723710028

转账会计分录怎么写

转账会计分录的写法如下:

1、生产产品,需要领用材料: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贷:原材料-A材料。

2、提取折旧费:

借:管理费用-折旧费。

贷:累计折旧。

3、别人欠自己货款:

借: 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别人用承兑汇票还欠款:

借:应付票据(应为此票据时由对方开具)。

贷:应收账款。

转账凭证

转账凭证是根据不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收付的各项业务的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填制的,用于填列转账业务会计分录的记账凭证。转账凭证是登记有关明细账与总分类账的依据。

转账凭证的填制方法

转账凭证是用以记录与货币资金收付无关的转账业务的凭证,它是由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转账原始凭证填制的。

在借贷记账法下,将经济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全部填列在凭证内,借方科目在先,贷方科目在后,将各会计科目所记应借应贷的金额填列在“借方金额”或“贷方金额”栏内,并且借、贷方金额合计数应该相等。制单人应在填制凭证后签名盖章,并在凭证的右侧填写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

在excel中输入了会计分录,请教高手,如何设置总账科目下的明细科目汇总的函数公式,谢谢.

用多条件汇总公式

={SUM(IF(条件一)*(条件二),(求和区域))}

条件一写分录清单里的一级科目,条件二写分录清单里的二级科目,两个条件都符合,则计算对应的借方或贷方金额合计即可

需注意的是,上面公式的大括号不需要专门输入,在输入完后,按CTRL+SHIFT+回车就可以了。

通过上述对汇总往账会计分录怎么设置和汇总入账会计分录的解读,相信作为会计的您一定有了深入的理解,如果未能解决您的会计分录疑问,可在评论区留言哟。

会计朋友们正在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