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会计职称考试资料,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学习资料!

利息保障倍数如何理解?怎么计算?

会计学习资料4412022-12-23

这篇是有关利息保障倍数如何理解?怎么计算?税务知识内容,下文详细介绍了企业日常业务过程中利息保障倍数如何理解?怎么计算?的相关财税处理技巧,我们相信一定能够您解决利息保障倍数如何理解?怎么计算?的困扰。

利息保障倍数,也称为已获利息倍数,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一项指标。以下一文将主要介绍利息保障倍数的具体内容和计算方法。

利息保障倍数是什么?

1、利息保障倍数,也被称为已获利息倍数。它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一项指标,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之比。

2、债权人一般通过分析利息保障倍数指标来衡量债务资本的安全程度,利息保障倍数越大,则说明企业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越强。

3、利息保障倍数可以反映企业获利能力的大小,也能反映获利能力对偿还到期债务的保证程度。

4、利息保障倍数不仅仅是企业举债经营的前提依据,也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大小的重要标志。

5、如果企业要维持正常偿债能力,利息保障倍数至少应该大于1。

6、利息保障倍数过低的情况下,企业将面临亏损、偿债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下降的风险。

利息保障倍数如何计算?

首先我们要掌握利息保障倍数的计算公式: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EBIT)/利息费用

其次,我们来看下如何运用该公式:

计算息税前利润(EBIT):息税前利润(EBIT)=利润总额+财务费用;息税前利润(EBIT)=净销售额-营业费用;息税前利润(EBIT)=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经营成本。

计算利息费用:我国会计实务中将利息费用计入财务费用,且不单独记录,作为外部使用者,我们一般不能取得准确的利息费用数据,所以我们计算时采用财务费用代替利息费用,也就产生一定的误差。

以上内容是会计资讯关于《利息保障倍数如何理解?怎么计算?》的全部解读,各位会计朋友如果在学习「利息保障倍数如何理解?怎么计算?」时有财税问题可在评论区进行交流哟。

会计网友正在阅读

· 党费存入银行利息分录怎么写?

· 小微企业如何做账报税

· 车子保费中含有车船税应该怎么处理?

· 常见电子发票打印及报销的相关问题

· 房地产企业怎么结转成本?

· 日清月结制度包括什么

· 营改增后开发商需要缴纳的税金

· 固定资产盘亏盘盈账务处理

· 出现退货上个月已转成本怎么转回

· ​小型微利企业与一般纳税人的区别

· 不提供所得税汇算清缴会怎样?

· ​工程领用原材料会计分录

· ​所得税三免三减半是怎么计算的

· 已发货未开票的售货单怎么做计提的处理?

会计朋友们正在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