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会计职称考试资料,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学习资料!

主体资格:区分“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

会计学习资料3292022-12-07

文章是关于主体资格:区分“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会计资讯内容,在这个文章中,小编给会计朋友们详细介绍了财税人员需要了解的主体资格:区分“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财税知识,也许能够帮您解决主体资格:区分“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的财务和税务的问题。

微信号:guoguoma2727
加微信, 免费领取51个行业会计分录大全!
复制微信号

主体资格:区分“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

1.“权利”能力:“法律赋予”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资格。(与生俱来)

分类:

(1)根据享有权利能力的主体范围不同,分为一般权利能力(所有公民)和特殊权利能力(特定条件下的公民)。

(2)按法律部门的不同,分为民事权利能力、政治权利能力、行政权利能力、劳动权利能力、诉讼权利能力等。

2.“行为”能力:法律关系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实际取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后天情况)

判断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标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年龄,二是精神状态。

注意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规定:“以上”  “以下”均包括本数,“超过”  “不满”均不包括本数。

(2)刑事行为能力的分界线为14周岁和16周岁,民事行为能力的分界线为8周岁和18周岁。

(3)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毒、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提示: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判定主要看两个因素:(1)年龄;(2)精神状态。

与肢体是否残缺、智力高低情况等无关。【举例1】“先天腿部残疾”并不影响当事人行为能力。

【举例2】自己赚钱自己花的16~18岁的公民,具备民事行为能力。

以上便是会计资料关于《主体资格:区分“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的全部内容,如果作为会计的您在学习「主体资格:区分“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时有疑问可联系客服或者在评论区留言评论。

会计网友正在阅读

· 个税速算扣除数怎么计算

· 财务费用包括哪些二级科目呢

· 赠送油卡需要代扣个税吗

· 转让土地使用权第一年确认的收入时间是什么时候

· 会计损益类科目包括哪些内容

· 建筑业差额征税条件

· 企业应收回款常见方法是什么

· 差旅费可以跨年入账吗

· 福利费是否需要计征个人所得税

· 报销不能只凭一张发票

· 公司固定资产报废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 医院没有税号怎么开票

会计朋友们正在学习

网友评论

免费领会计资料

10年老会计整理的51个行业会计分录!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最新留言
复制成功
微信号: guoguoma2727
加微信, 免费领取51个行业会计分录大全!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