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会计职称考试资料,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学习资料!

期末留抵税额退税政策

会计学习资料5032022-12-07

文章是有关期末留抵税额退税政策会计学习资料内容,在这个文章中,小编给会计朋友们详细介绍了财税人员需要了解的期末留抵税额退税政策财税知识,可能能够帮您解决期末留抵税额退税政策的财务和税务的问题。

微信号:guoguoma2727
加微信, 免费领取51个行业会计分录大全!
复制微信号

期末留抵税额退税政策

《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节选)

八、自2019年4月1日起,试行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制度.

(一)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纳税人,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增量留抵税额:

1.自2019年4月税款所属期起,连续六个月(按季纳税的,连续两个季度)增量留抵税额均大于零,且第六个月增量留抵税额不低于50万元;

2.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或者B级;

3.申请退税前36个月未发生骗取留抵退税、出口退税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情形的;

4.申请退税前36个月未因偷税被税务机关处罚两次及以上的;

5.自2019年4月1日起未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的.

(二)本公告所称增量留抵税额,是指与2019年3月底相比新增加的期末留抵税额.

(三)纳税人当期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增量留抵税额×进项构成比例×60%

进项构成比例,为2019年4月至申请退税前一税款所属期内已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含税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解缴税款完税凭证注明的增值税额占同期全部已抵扣进项税额的比重.

(四)纳税人应在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留抵税额.

(五)纳税人出口货物劳务、发生跨境应税行为,适用免抵退税办法的,办理免抵退税后,仍符合本公告规定条件的,可以申请退还留抵税额;适用免退税办法的,相关进项税额不得用于退还留抵税额.

(六)纳税人取得退还的留抵税额后,应相应调减当期留抵税额.按照本条规定再次满足退税条件的,可以继续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留抵税额,但本条第(一)项第1点规定的连续期间,不得重复计算.

(七)以虚增进项、虚假申报或其他欺骗手段,骗取留抵退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骗取的退税款,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有关规定处理.

(八)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中央、地方分担机制另行通知.

纳税人出口货物劳务、发生跨境应税行为,适用免抵退税办法的,可以在同一申报期内,既申报免抵退税又申请办理留抵退税.但要注意,一是应当按期申报免抵退税,当期可申报免抵退税的出口销售额为零的,应办理免抵退税零申报.二是税务机关必须先办理免抵退税,在认定纳税人仍符合留抵退税条件的,才能继续办理留抵退税.

纳税人当期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即: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增量留抵税额×进项构成比例×60%

这里的进项构成比例,为2019年4月至申请退税前一税款所属期内已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解缴税款完税凭证注明的增值税额占同期全部已抵扣进项税额的比重.

小编在本文解答了期末留抵税额退税政策的问题,也为你讲解了它们的概念,相信你看完对这个问题已经有了答案.我们一定要留意国家政策的更新,大家有兴趣,可以咨询会计实操在线答疑老师,一起讨论学习.

以上内容便是会计实操关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政策》的全部内容,如果作为会计的您在学习「期末留抵税额退税政策」时有疑问可联系客服或者在评论区留言评论。

会计网友正在阅读

· 建筑企业拨款子公司账务处理

· 财务分析总产值怎么计算

· 收到手续费发票可以次月用吗

· 企业办税人的风险大吗

· 国税和地税的区别

· 售价金额法的公式与分录

· 普通发票有有效期吗?

· 管理会计是指什么

· 邀请客户参加会议的交通费入什么科目合适

· 政府拆迁房屋补偿款是否征收增值税

· 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

· 小规模申请一般纳税人期间取得的专用发票可以抵扣吗

会计朋友们正在学习

网友评论

复制成功
微信号: guoguoma2727
加微信, 免费领取51个行业会计分录大全!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