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会计职称考试资料,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学习资料!

免抵退税会计分录怎么做(免抵退税怎么做账)

会计学习资料12023-04-25

这篇会计分录的文章要给大家谈谈免抵退税会计分录怎么做,以及免抵退税怎么做账对应的会计知识点,希望对会计朋友学习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生产企业免抵退税会计分录是什么

免抵退税额的会计分录:出口货物免税,反映在账务处理上是出口销售时,无需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货物出口并确认收入实现时,根据出口销售额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记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 ,贷记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 。

根据会计制度规定,免抵额必须要做会计分录。

“免、抵、退”税办法是一种政策性强、操作复杂的出口退(免)税管理方法。

做完免抵退报表和增值税报表后,能看到免抵退上面的应退税额、免抵税额、和增值税上应交税金、还有留底税额。

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怎么做账务处理

1、生产企业发生国外运费、保险、佣金费用支出时,按出口货物征退税率之差分摊计算,并冲减“不得抵扣税额”,用红字贷记“进项税额转出”,同时红字借记“主营业务成本”。

2、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计算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

3、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期末有留抵税额,对于未抵顶完的进项税额,不做会计分录;当留抵税额大于“免、抵、退”税额时,可全部退税,免抵税额为0。

4、“免抵退税”办法是指免征出口环节对应的销项税额,并且相应的进项税额抵减境内销售应纳增值税,未抵减完的部分予以退还,主要适用于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和视同自产货物。

5、免、抵、退”税额时,可退税额为留抵税额,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留抵税额。此时,账务处理如下:借:应收补贴款,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6、货物出口并确认收入实现时,根据出口销售额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记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 ,贷记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 。

出口退税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政策退税的处理,按“政府补助”处理即可。借,银行存款。贷,营业外收入,所得税退税。

出口退税,对确因出口比重过大,在规定期限内不足抵减的,不足部分可按有关规定给予退税,企业在实际收到退税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科目。

计算出口退税款项的时候,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免抵退税账务处理

1、十出口企业应在货物报关出口并在财务上作销售处理后,按月填报《出口货物退(免)税申报表》(见附件二),并提供办理出口退税的有关凭证,先报外经贸主管部门稽核签章后,再报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申请退税。

2、出口退税纳税人根据企业类型分为执行“免、抵、退”税办法的纳税人和执行“免、退”税办法的纳税人,两种出口退税政策,适用的主体,具体退税金额计算,以及账务处理存在一定的差异。

3、“退”税在月末根据《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计算出的“应退税额”进行记账。同时,根据《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计算出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做以下账务处理。

4、免、抵、退”税额时,可退税额为留抵税额,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留抵税额。此时,账务处理如下:借:应收补贴款,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的会计分录如何做?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政策退税的处理,按“政府补助”处理即可。借,银行存款。贷,营业外收入,所得税退税。

货物出口并确认收入实现时,根据出口销售额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记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 ,贷记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 。

出口退税,对确因出口比重过大,在规定期限内不足抵减的,不足部分可按有关规定给予退税,企业在实际收到退税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科目。

\x0d\x0a第一种情况:留抵2800,计算出退税2600,还有200留抵。

出口退税分录,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通过上述对免抵退税会计分录怎么做和免抵退税怎么做账的解读,相信作为会计的您一定有了深入的理解,如果未能解决您的会计分录疑问,可在评论区留言哟。

会计朋友们正在学习

网友评论